文档介绍:《妈妈的爱》说课
教材分析:
《妈妈的爱》是长春版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首儿童诗。本节课识字量比较大,但字的构成规律明显,形声字比较多,还有一个会意字。
学生经过了一年多的识字学习,掌握了许多的识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识字的能力。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现状,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一个生字。在识字,记字的过程中,了解“三点水”和“两点水”旁的字的构字规律。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感受妈妈的爱的深厚、细腻、无私、伟大。懂得珍惜妈妈给予的爱。
设计理念:
《语文标准》中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识字是重中之重,识字量大和学生识字兴趣不浓,加上识字的方法单一,使得识字课沉闷,效率低。针对以上情况,我们组制定了“灵活选择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能力”的研究课题。在研究课的过程中,我们把重点放到挖掘生字特点和指导学生掌握更多的识字方法上。抓住本节课生字中最有特点的:汗、浸、湿和净、凉,让学生知道三点水和两点水旁字的特点,并且进行了大量的扩词,增加学生的识字量。“扇“是一个非常有特点的多音字,结合这个字的教学我们不但向学生渗透了字理,还在句子中让学生感受两个读音的不同含义。在处理“汗、汉、旱”这三个同音字时,我们采用的是选字填空,这样处理会更容易
让学生区分这三个字的不同含义。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孩子好玩、好动,喜欢热闹,为了取得最佳识字效果,教学中主要采用“情境识字、合作识字、闯关识字”的教学方法,注意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培养识字的能力。
设计思路:
一、情境渲染,初识生字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大屏幕播放。
二、变换方法,提高能力
《语文标准》中指出低年级识字教学要重视引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培养识字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灵活有效的识字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多种形式读准字音后,全班讨论交流识字的方法。教学中主要体现了以下一些识字方法:
1)用形声字归类的方法识记“汗浸湿净凉”。
2)用比较的方法识记“汗旱汉”。
3)用多音字的方法识记“扇”。
4)用反义词的方法识记热。
5)用会意字的方法识记“灭”。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