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七巧板》教学设计
吴维泰纪念小学
何家雯
2014、5、13
七巧板
教学目标:
1、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2、在操作的过程中发展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利用七巧板拼出不同形状的图案。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与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图片,请你们欣赏一下。(课件显示七巧板拼出的美丽图案)漂亮吗?
2、你知道这些图案是由什么拼出来的吗?(揭示课题,板书“七巧板”。)
【设计意图】让学生欣赏由七巧板拼摆出的美丽图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引发学生想认识七巧板的愿望。
二、认识七巧板。
1、介绍七巧板的来历。
2、猜一猜。
猜猜七巧板的名字为什么叫“七巧板”?(揭示七巧板的特点之一:由7个图形组成)
3、分一分。按形状把7个图形分类。分好后数一数、比一比,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1)找出学过的图形——三角形、正方形。
(2)认识新图形——平行四边形。
展示形状是平行四边形的板子,沿边描下来,将形留在黑板。引导学生拿出学具中的平行四边形,用手摸一摸,观察平行四边形与其它图形有什么不同?(它有4个角,4条边,但不像正方形和长方形那样四四方方)
(3)七巧板中有3种图形,分别是5个三角形,1个正方形和1个平行四边形。
4、比一比。
让学生动手比较5个三角形的大小,说说你是怎样比的(重叠),你发现什么?引导学生发现:5个三角形中,有2个同样大的大三角形,1个中等大小的三角形和2个同样大的小三角形。
5、引导学生归纳小结七巧板的特点。
6、完成书本的填空。
【设计意图】通过认识七巧板的特点,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并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三、动手操作——拼图大闯关。
按要求用七巧板拼图:
1、第一关——拼平面图形。
(1)拼出正方形。
(2)拼出三角形。
拼完后在小组内说说你是用哪几个图形拼成的, 想想还有哪些不同的拼法?(展示不同的拼法)
2、第二关——模仿实物拼图形。
(1)课件出示用七巧板模拟生活物品拼成的图案。(课本第41页第1题)
(2)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图案拼一拼。如果拼好了,你就骄傲地对同桌说:“我成功了!”
(3)拼完后在小组内说说你用了哪几个图形拼,拼出的图案像什么?
3、第三关——模仿拼故事(守株待兔)
观看视频故事《守株待兔》。
根据故事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3)小组合作拼故事。拼完后在小组内说说,你拼的图用了哪些形状,比一比哪组同学拼得最快,合作得最好。
4、第四关——合作创造(拼图大赛)
小组合作,利用组内的七巧板拼一幅图画,完成后要相互说说作品的组成,并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比一比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