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
夏津县孔祥元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
在中医理论中,不仅四季的变换是一个完整的循环,有一套相应的养生理论,一天24小时也是如此。古人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
中医认为,人体内的经气就像潮水一样,会随着时间的流动,在各经脉间起伏流注,且每个时辰都会有不同的经脉“值班”。如果能够顺应这种经脉的变化,采用不同的方法,就可以达到良好的养生效果。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
十二经络的子午流注时辰
经络名称
时辰
时间
经络名称
时辰
时间
足少阳胆经
子时
23至1
足厥阴肝经
丑时
1至3
手太阴肺经
寅时
3至5
足厥阴肝经
卯时
5至7
足阳明胃经
辰时
7至9
足太阴脾经
巳时
9至11
手少阴心经
午时
11至13
手太阳小肠经
未时
13至15
足太阳膀胱经
申时
15至17
足少阴肾经
酉时
17至19
手厥阴心包
戌时
19至21
手少阳三焦
亥时
21至23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
谈十二时辰养生,首先就要谈到经络问题。而说到经络学说,就要先谈谈《黄帝内经》。下面给大家介绍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对照表。
中医十二时辰养生法
十二时辰养生法对照表
十二时辰养生法则——子时
子(zǐ)时:夜里11 —次日1点, 胆经当令
当令”就是当班的意思。
 胆经从人的外眼角开始,一直沿着人的头部两侧,顺人体侧面而下,一直到脚的四趾。
子时是一天当中阴气最重的时候,一根阳爻开始升发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阳气为三种,一阳为少阳,二阳为阳明,三阳为太阳。少阳之气,是指刚刚出生的阳气,也叫子时一阳生。是少阳之火,阳气还特别的小,所以要保护好阳气,就一定要睡好“子时觉”,当人体处于深度睡眠状态中,会有利于人体的少阳之气升发,因为夜间属阴,睡眠好不仅能养阴,而且还能阴中生阳。
十二时辰养生法则——子时
子时是阴阳交汇之时,也是万籁俱静之时,这个时候最好是睡觉,因为水是万物滋生的源泉,阴阳交感之时是元气始生之时。如果这个时候还在用思不宁,劳作不息,就会干扰阴阳交合,使元气生发受到干扰。子时又是胆经开令之时,此胆并非只是强调人体内的胆藏,《内经》曰“凡十一藏皆取决于胆也。”凡五脏六腑皆以气机通顺为要,肝胆气机通顺自可给五脏六腑之气机条达以有力的支持,五脏六腑自可功能正常运行。所以顺应胆经的主令会使人体的气机条顺,五脏六腑都受之裨益。
十二时辰养生法则——子时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胆又是决断之官,为了生存,我们每天都会有很多的“谋虑”,为工作而谋,为前途而谋,为人际关系而谋,为生意而虑,为孩子而虑,为健康而虑,为情感的纠葛而虑。但是,现实生活中的诸般事情难尽人意,多是壮志难酬、事与愿违,所以,我们会有很多谋虑积压在肝而没有让胆去决断执行,肝胆的通道便造成了阻塞。由于情志被压抑,肝胆的消化功能(疏泄)、藏血功能、解毒功能都受到严重影响,人体就会百病丛生。如果我们谋虑的事情能够被“决断”,并得以顺利地贯彻执行,也就是心想事成,那自然会气血通畅、肝胆条达了(肝主疏泄,性喜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