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厘米的认识》微课程设计方案.doc

格式:doc   大小:54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厘米的认识》微课程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xunlai783 2018/7/29 文件大小:5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厘米的认识》微课程设计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厘米的认识》微课程设计方案
作者信息
姓名
吴飞
单位名称
黄山市歙县新安小学
所教学科
数学
所教学段
第一学段
电子邮件
422790856@
微课程信息
主题名称
厘米的认识
选题意图
测量是“空间与图形”的重要内容之一。“厘米、米的认识”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是今后学****其它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问题的基础。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长度单位。
内容来源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认识厘米”
适用对象
二年级数学
教学目标
,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惯。
教学用途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重难点,可以让学生在视频的引导下规范操作,更好地突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知识类型
√理论讲授型□推理演算型□技能训练型□实验操作型
□答疑解惑型□情感感悟型□其他
制作方式(可多选)
□拍摄√录屏□动画□其他
微课时间
(6分钟)
微课程设计
教学过程
(请在此处以时间为序具体描述微课程的所有环节)
设计意图
(请在此处说明你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或选择)
一、导入: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小故事名字叫做《衣服为什么做小了?》。
播放故事
以故事引入,并给学生留下悬念,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也为学生体会统一单位的必要性创设了具体情景。
设计亮点:
根据课程标准与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为了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设计了以下教法。
教法:情境设疑法、引导探究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实验法,巩固练****法。
1、创设情景,教学初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学****兴趣。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让学生亲自体验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增强学生的直接经验, 同时也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与探索的兴趣。
2、动手操作。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的主人。七、八岁的儿童好奇、好动,有较强的求知欲,但注意力不能持久。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恰当设置操作的过程,加大操作的力度,把学生真正推到主人翁的位置。根据学生认知特点,本节课采用实物学具20 厘米长的直尺、小棒、课件等,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并进行测量。
整个教学环节分四步进行的。第一步:认识刻度尺。第二步:认识 1厘米。第三步:运用知识迁移,认识几厘米。
《厘米的认识》脚本内容
你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小故事,名字叫做《衣服为什么做小了?》。
一天,阿福来到一家裁缝店做衣服,于是师傅开始测量阿福的身长,结果是3拃,袖长2拃……刚巧师傅有事要出门,于是让徒弟做。徒弟非常高兴,用自己的手测量出了1拃2拃3拃,来做新衣。阿福穿上新衣,一脸的不高兴,“太小了!”。师傅用手量了量说:“告诉你身长3拃,怎么做成了2拃?”徒弟纳闷了,这是怎么回事?
这是怎么回事?你知道吗?是的,因为师傅和徒弟两人的手不一样长,同样是3拃,量出的长度却是不一样的。
看来,为了便于应用和交流,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必须有一个统计的标准,它就是长度单位。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许多标有统一长度单位的测量工具——尺子。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