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城市规划原理.doc

格式:doc   大小:183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城市规划原理.doc

上传人:wyj15108451 2018/7/30 文件大小:18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城市规划原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与城市发展
(名词解释):主要包括三方面因素:人口数量,产业构成及行政管辖的意义。
(名词解释):城市化一般简单的释义为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包括①人口职业的转变;②产业结构的转变;③土地及地域空间的转变。
(名词解释):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选择):
①城市与防御要求;
②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的布局;
③政治体制城市的影响;
④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选择):
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
②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及其他行业的比重彼此消长,不断变化;
③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成正比;
④城市化水平高,不仅是建立在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选择):
①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市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
②中期阶段: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达到60%或以上;
③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中工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80%以上)
(简答):
主要是产业结构,也就是居民所从事的职业不同,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
(简答):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城市化进城比西方晚,解放后城市化速度加快。21世纪我国将有大规模的城市化。农村多余劳动力是城市化的压力,又是推动城市化的动力。由于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在发展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城市化的道路也有区别,东部地区以发展乡镇工业、外资企业等发展小城镇,而西部地区目前还应以发展中小城市为主,增加这些地区的二三产业,增加其对小城镇的辐射扩散影响,为发展乡镇工业和小城镇创造条件。
(简答):
(1)“苏南模式”:改革开放后,乡镇工业受到支持鼓励,政策优惠,乡镇工业在苏南地区迅速发展,大量农民“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小城镇得到迅速发展,这就是城镇化道路的苏南模式。这种以城市工业扩散,以乡镇工业为动力的小城镇发展模式也可以称为地方推动型。
(2)“温州模式”:温州地区地少人多,历史上就有经商打工的传统,以发展家庭工业和民间市场为主要模式,以私营家庭工业为主发展小城镇,这种城市化道路称为温州模式,也叫市场推动型。
(3)“外资促进型”:珠江三角洲地区,由于邻近港澳,以外资的“三来一补”劳动密集型为主,乡镇工业也有很大发展,不仅使本地区农村人口大量转移,而且吸收了大量外地打工人口,这种类型的城市化道路也可称为外资促进型。
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1.《》与古代都市规划(简答):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记述了关于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图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书中还记述了按照封建等级制度,不同级别城市在用地面积、道路宽度、城门数目、城墙高度等方面的级别差异;还有关于城外的郊、田、林、牧地的相关关系论述。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开始进入都城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
(简答):
(1)隋初建造的大兴城(长安)除了城市空间规划的严谨外,还规划了城市建设的时序。
(2)建于公元7世纪的隋唐长安城,是由宇文恺负责制定规划的,整个城市布局严整,分区明确,充分体现了以宫城为中心,“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制的指导思想。城市干道系统有明确分工。里坊制在唐长安得到进一步发展,坊中巷的布局模式以及与道路的连接方式都相当成熟。洛阳汲取了长安城建设的经验。
(3)五代后周关于改建、扩建东京的诏书,分析了城市在发展中出现的矛盾,论证了要解决得问题,提出了规划措施,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管理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代表性文献。
(4)宋代开封城的扩建,按照东京诏书进行了有规划的城市扩建,为认识中国古代城市扩建问题研究提供了代表性案例。从宋代开始,中国古代城市建设中的里坊制逐渐被废除,开封城开始出现了开放式的街巷制,成为区别特征,反映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重要的新发展。
:公元前500年的古希腊城邦时期提出的。这种城市布局模式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广场是市民集聚的空间,城市以广场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反映了古希腊时期的市民民主文化。
:霍华德提出的,《明天——一条引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