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31I 治疗格雷夫斯甲亢指南
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
131I 治疗格雷夫斯甲亢的方案推荐分级
强度分级
A 强力推荐。循证证据肯定,能够改善健康的结局,利大于弊
B 推荐。循证证据良好,能够改善健康的结局,利大于弊
C 推荐。基于专家意见
D 反对推荐。基于专家意见
E 反对推荐。循证证据良好,不能改善健康结局或对于健康结局弊大于利
F 强力反对推荐。循证医学肯定,不能改善健康结局或对于健康结局弊大于利
I 不推荐或者不作为常规推荐。推荐或反对推荐的循证证据不足、缺乏或结果矛盾,利弊无法评判
注:推荐与反对不是针对推荐条目本身,而是针对所涉及的相关话题表示支持或反对
格雷夫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简称甲亢) 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在我国呈上升趋势,而其诊治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目前临床治疗格雷夫斯甲亢的方法主要有3种:内科药物治疗、核医学131I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131I治疗因具有快速简便、质优价廉、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好等优点,已被美国等国家广为接受,成为大多数成年格雷夫斯甲亢患者的首选或重点选择的治疗手段。
本指南主要涉及以下 10 个方面:(1)格雷夫斯甲亢的定义和流行病学;(2)格雷夫斯甲亢的诊断和治疗;(3) 格雷夫斯甲亢的临床评估;(4)格雷夫斯甲亢131I治疗的原理、适应证和禁忌证;(5)格雷夫斯甲亢131I治疗前的准备;(6)格雷夫斯甲亢131I治疗的实施;(7)格雷夫斯甲亢131I治疗后的随访;(8) 特殊情况处理;(9)儿童及青少年格雷夫斯甲亢131I治疗;(10)格雷夫斯甲亢131I治疗的辐射安全问题。
一、格雷夫斯甲亢的定义和流行病学
问题1:甲亢的定义
甲状腺毒症(thyrotoxicosis)是指血液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其中由于甲状腺腺体功能亢进,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所导致的甲状腺毒症称为甲亢。
炎性反应、化学或机械损伤致甲状腺滤泡细胞受损,造成甲状腺内贮存的激素大量释放入血,或摄入外源性的甲状腺激素过多,也可出现甲状腺毒症, 但此时甲状腺本身功能并不亢进[1,2] 。
问题2:格雷夫斯甲亢的定义
格雷夫斯病(GD,Graves hyperthyroidism))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患者体内的抗促甲状腺激素(TSH)受体抗体(TRAb)刺激甲状腺细胞上的TSH受体,引起甲状腺激素生成和释放增多所致[2]。GD是甲亢的最常见原因[3],由GD导致的甲亢称为格雷夫斯甲亢。
问题3:我国格雷夫斯甲亢的患病率和发病率
天津地区的大样本(31530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6周岁以上社区人群格雷夫斯甲亢的患病率为 0. 282% (男:0. 166% ,女:0. 397% ),但此研究仅通过对可疑对象进行血液检测和颈部超声发现 GD 患者,因此可能低估了 GD 的患病率[4] 。另一项前瞻性研究[5] 对轻度碘缺乏地区(1 103 例) 、碘充足地区(1 584 例)和碘过量地区(1 074 例)的 14 周岁及以上社区人群进行了筛查和随访,结果显示 3 个地区格雷夫斯甲亢的患病率分别为 1. 4% 、1. 3% 和 1. 1% ,5 年累积发病率分别为 0. 8% 、0. 6% 和 0. 6% ,患病率和发病率与碘摄入量无关。
二、格雷夫斯甲亢的诊断和治疗
问题4:格雷夫斯甲亢的诊断标准
(1)甲状腺毒症所致高代谢的症状和体征;
(2)甲状腺弥漫性肿大( 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证实),少数病例可以无甲状腺肿大;
(3)血清TSH浓度降低,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
(4)眼球突出和其他浸润性眼征;
(5)胫前黏液性水肿;
(6)TRAb或甲状腺刺激性抗体(TSAb)阳性;
(7)甲状腺摄131I率( RAIU)增高或核素显像提示甲状腺摄取功能增强。
以上标准中,前3条为诊断必备条件,后4条可进一步为病因确定提供依据[6] 。
临床也存在GD引起的亚临床甲亢,此类患者可以没有明显症状,血清TSH降低,而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2,7] 。
少数格雷夫斯甲亢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以心律失常、周期性麻痹、腹泻或阵发性高血压等为首发表现。临床可能误诊这些患者,需结合血清甲状腺激素和 TSH 测定及其他检查才能明确诊断[1,7]。
部分格雷夫斯甲亢患者同时伴有高滴度的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Ab) 和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Ab) ,提示可能并存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