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们的祖先为什么羞于“买买买”
这可能是又一个令人难为情的现实:我们的祖先羞于“剁手”。换言之,消费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一件太光彩的事。“剁手”在过去不符合传统伦理
有史以来,人类的生活多半颇为困窘,因此“节俭”就成了过去所高喊的口号,像清教徒或斯巴达人,都以简朴律己而闻名。所以,如果是正直的人,就该避免奢侈、从来不浪费食物,裤子破了该缝缝补补,而不是去买条新的。
然而,当下的主流是鼓励所有人应该善待自己、宠爱自己,就算因为过度消费而慢慢走上绝路,也在所不惜。在这里,节俭就像一种该赶快治疗的疾病。
道理很简单,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如果想要存活,就得不断提高产量,很像鲨鱼,如果不一直游动就会窒息。然而,光生产还不够。生产出来之后,还得有人买,否则业者或投资人都得关门大吉。为了避免这种灾难,确保不管什么新产品都有人买账,就出现了一种新的伦理观:消费主义。
我们很容易就能找到各种鼓励消费伦理的例子,比如某种早餐谷片的盒子背面就写着:“有时候,你该好好享受一下。有时候,你就是需要多一点能量。虽然有时候得注意体重,但也有时候就该尽情放纵……像现在!”
又比如,最新的iPhone 6中文版广告中,演员姜文姜武两兄弟的对话中―
姜文:“我吃了个汉堡包,有1230卡路里。”
姜武:“这好吗?”
姜文:“嗯……可是好吃啊。”
在历史上的大多数时候,这类文案不但无法引起消费欲望,反而还会激起极度的反感。在过去的人眼中,这种内容真是自私、堕落、道德沦丧!消费主义除了自身非常努力,还在大众心理学(像“做就对了!”)的推波助澜之下,不断说服大众“放纵对你有益,而节俭是自我压抑”。
而且,这套理论已经成功了。
我们都成了乖巧的消费者,买了无数种我们并不真正需要的产品,而且有的根本就是昨天才知道的。制造商设计产品的时候,刻意让它在一段短时间后就被淘汰;而且就算旧型号明明就足以满足各种需求,厂商还是会不断推出新型号,我们如果不跟进,就仿佛显得落伍。美国的阵亡将士纪念日原本庄严肃穆的一天,现在的重点全成了跳楼大特价。许多男男女女纪念这天的方式,就是血拼。
购物已成为人类最喜爱的消遣,而且消费性产品也成了家人、朋友、配偶之间不可或缺的中介。各种宗教节日(例如圣诞节)都已经成了购物节。甚至像美国的阵亡将士纪念日(Memorial Day),原本庄严肃穆的一天,现在的重点全成了跳楼大特价。许多男男女女纪念这天的方式,就是血拼,大概是想证明这些自由的捍卫者并不是白白送死。
消费主义伦理开枝散叶,在食品市场表现得最为明显。美国每年为了节食所花的钱,已经足以养活其他地方所有正在挨饿的人。肥胖这件事,可以说是消费主义的双重胜利。一方面,如果大家吃得太少,就会导致经济萎缩,这可不妙;另一方面,大家吃多了之后,就得购买减肥产品,再次促进经济成长。“剁手”时,商家不会让你思考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要谈到的有关剁手的话题,可能会有点沉重又富有争议:简单来说,剁手也与冷漠有关。图 Getty 2000年,美国阵亡将士纪念日当天,马萨诸塞州的一些加油站打出了限时优惠加油的广告。
大西洋奴隶贸易并非出于对非洲人的仇恨,而现代畜牧业也同样不是出于对动物的仇恨。这两者背后共同的推手,就是冷漠。大多数人,在生产或者消费各种奶、蛋、肉类的时候,都很少想到提供这些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