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红歌”的创作源泉是民歌,这就决定了它为普通老百姓所喜闻乐见。从井冈山时期的江西民歌、延安时期的“信天游”,到祖国解放和改革开放的满怀豪情,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民歌构成了“红歌”多样化的风格,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民都能在“红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音调。这就使得“红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红歌”曲调优美,语言精炼。每一首流传至今的“红歌”,几乎都经过了千人唱、万人传,并在人们的反复传唱中日益精炼、成熟。从这个角度说,“红歌”既是艺术家创作的作品,更是人民大众创造的艺术,是平民百姓真情实感的表达。因此,无论是“红歌”的词还是曲,都显得简洁、单纯、明畅、优美。
“红歌”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是它的质朴。质朴是民歌的特色,来自于民歌的“红歌”不仅继承了这一特性,而且将其发扬光大。它产生于人民群众的劳动、斗争、生活和娱乐之中,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讴歌了祖国,讴歌了人民,讴歌了党,以直截了当的叙事抒情发挥感人的力量,闪烁着艺术光芒。
“红歌”还具有时代性。产生于不同年代的“红歌”,无论是旋律还是歌词都非常贴近生活。其歌词内容固然反映了不同时代的革命、建设与生活实践,呈现出特定的时代性;其旋律也莫不反映那一时期的真实生活和精神状态。如战争年代的《小放牛》、《游击队歌》、《东方红》等,建设时期的《我的祖国》、《翻身农奴把歌唱》、《十五的月亮》、《祝福祖国》等。
“红歌”的这些艺术特色,使它区别于其他音乐艺术,也是它具有独特的美育功能和社会教育功能的基础。
社会意义
“红歌”的传唱仿佛把人带到那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带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工地,让人在追忆那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而奉献青春热血乃至宝贵生命的英雄的同时,生发出一种豪迈的英雄气概,激励人们奋发向上。人们欣赏“红歌”,不仅能得到感官上的享受,愉悦身心,而且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受到感化和教育。可以说,“红歌”既是宣传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绝佳载体,也是进行审美教育不可多得的好形式。
“红歌”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少人片面追求自我价值和利益的实现,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淡化,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已成为部分人认同的价值观。这与我们这个民族、这个时代是不相容的。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是“红歌”中所包含的爱国主义情操,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为理想和事业勇于斗争、不怕牺牲、大公无私、团结奋进的精神。因此,传唱“红歌”,能够促进人们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并产生巨大的行为力量。
“红歌”有利于人们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红歌”所蕴含的艰苦奋斗精神在这方面能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像“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这样的歌词,真实形象地描绘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和军队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传唱这些“红歌”对于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必定能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总之,“红歌”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和思想内涵的艺术形式。我们在欣赏它的艺术魅力的同时,还必须深入挖掘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充分发挥其美育功能和社会教育功能。
歌词:
1.《闪闪红星》
红星闪闪放光彩
红星灿灿暖胸怀
红星是咱工农的心
党的光辉照万代
红星是咱工农的心
党的光辉照万代
长夜里红星闪闪驱黑暗
寒冬里红星闪闪迎春来
斗争中红星闪闪指方向
征途上红星闪闪把路开
红星闪闪放光彩
红星灿灿暖胸怀
跟着毛主席跟着党
闪闪的红星传万代
跟着毛主席跟着党
闪闪的红星传万代
2.《红梅赞》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
高歌欢庆新春来新春来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
高歌欢庆新春来新春来
3.《游击队之歌》
我们都是神枪手
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我们都是飞行军
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在那高高的山岗上
到处都是我们的宿营地
在那密密的树林里
到处都有我们的好兄弟
没有吃,没有穿
自有那敌人送上前
没有枪,没有炮
敌人给我们造
我们生长在这里
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
无论谁要强占去
我们都和他拼到底!
4.《国际歌》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