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原始美术
关于艺术的起源(论述题):近百年来学术界众说纷纭主要有1、劳动起源说2、巫术起源说3、游戏起源说等几种看法。笔者倾向于“劳动起源说”,没有人类劳动一切无从谈起,但艺术有不是一般的劳动产品,他是人类有了审美之后,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精神产品。
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是仰韶文化彩陶
仰韶文化是距今7000年至5000年之间黄河中上游地区文化遗存的总称。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而得名。影响较大的是半坡、庙底沟和马家窑类型彩陶。
中国彩陶文化发源地: 
(1)仰韶文化(名词解释)(新石器时代早期,今陕西、山西、河南一代):分半坡类型(鱼纹是装饰纹样的典型母题,图案多画在盆内侧)和庙底沟类型(图案多画在器物的腹部外壁,以花瓣纹为多,多采用二方连续的方式) 
(2)马家窑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今甘肃、青海一代):纹样以自然物象演变的几何形图案最多,有较浓的生活气息。 
浙江余杭良渚玉器制作精良
主要器种玉琮便是与与原始巫术和神袛有关的礼器。
玉琮(名词解释):外方内圆,中有柱形孔,器身有神人兽面纹图案。
5. 半坡人面鱼纹盆属于什么文化?其装饰纹样的涵义有哪些?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陶器作品之中。“人面鱼纹盆”出土于西安半坡,属于仰韶文化的半坡类型。其图案装饰于陶盆内壁,展现人面与鱼的简练造型和生动组合:人面为圆形
(二)原始绘画
1、原始陶绘艺术
   分图案和图画两大类,图案居多,
2、早期地画、壁画、岩画
   82年,秦安大地湾仰韶晚期遗址发现地画。
   岩画:内蒙阴山岩画、广西花山岩画、连云港将军崖等
    
(三)原始雕塑
1、史前陶塑艺术品的造型种类
    新石器时代雕塑有实用性和象征性两大特征,最具代表性的雕塑是玉器和陶塑。陶塑造型有动物和人物两大种类。
2、新石器时代石雕刻的两个中心及主要风格
    南北两个中心,南方为良渚文化,北方为红山文化。
    南方良渚:采用平面浅浮雕和线刻结合的手法,描绘对象主要为宗教礼器上的神人像,造型庄重神圣,较强的宗教意味。
    北方红山:采用圆雕的技法,描绘生活中或神化中的动物,造型生动活泼,带有较强的装饰性。
原始雕像的特征:多为裸体,形体夸张,突出女性特征及生殖部分,而面部和四肢都被异常简化
名词解释 
 :彩陶是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者褐色,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陶器。 
: 岩画是古代描绘或者摩刻在崖壁石块上的图画,被称为是古代先民们记录在石头上形象的史书。
:是青铜器上最具特色的装饰纹样。也称兽面纹,是一些被夸张了的或幻想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
太湖地区的良渚文化玉琮
河南临汾庙底沟型《鹳鱼石斧图》
仰韶文化《人面鱼纹盆》
原始艺术的特点:原始社会处于人类的蒙昧、野蛮状态,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以谋生为中心的物质创造居于首位,同时也闪现出渴望征服自然以获得生命自由的审美精神。因此,作为中国原始审美文化的物质产品,无论是工具系统,还是器物系统,都表现出实用与美观同一不分的基本状态。这一时期的审美设计范型是石器的形制、装饰以及陶器的造型、纹饰。该时期的审美设计,从总体上表现出“质朴的生命之流艰难地躁动”的特征。 
先秦美术
青铜是铜与锡或铅的合金。
这是一个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演变的漫长时期。这一时期,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工艺美术、雕刻、绘画、建筑等都获得较大发展,其中祭神敬天的青铜器被奴隶主视作财富、地位和权势的象征,发展的水平最高,艺术成就也最为突出。因此,有人称先秦时代是“青铜时代”。
礼器是宗庙的祭器,也在当时贵族社会婚丧宴客等重要场合使用。它是统治者名分的标志,代表着社会地位的合法性。青铜礼器是“国家重器”。
河南偃师县二里头夏文化:二里头铜爵
1974年在郑州杜岭发现一铜器窖藏
兽面乳钉纹青铜方鼎——建国以来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兽面纹饕餮纹
司母戊方鼎迄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春秋时期出现清新流畅纤巧华丽的新风格。
代表作:河南郑新立鹤方壶
战国青铜器代表中国青铜艺术的第二个高峰。
以制造精致灵巧的日用品为主。
描绘人物活动,现实生活场景,日渐世俗化。
三星堆人像:四川广汉三星堆中的一批商代商代晚期大型青铜人像。
最重要的是高达262cm三星堆青铜立人像。举起的双手被奇怪的夸大了许多倍。
浮雕类青铜动物雕刻的代表作是湖南宁乡出图的商代四羊方尊。
中国目前已知最早的布上绘画作品,出土于长沙战国楚国的帛画: 《御龙人物图》《龙凤人物图》。
名词解释 
甲骨文 :商代的甲骨文已是汉字进入成熟时期的文字。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特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