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目录
一、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1
二、临床输血岗位职责制度 1
三、输血科工作制度 3
四、输血记录管理制度 6
五、工作环节交班制度 7
六、血液入库、储存、发放制度 8
七、血液标本留样保存管理制度 10
八、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及回报制度 11
九、差错登记、报告和处理制度 12
十、血液报废审批与处理制度 13
十一、输血安全制度 13
十二、血标本采集制度 14
十三、用血申请程序 16
沙坪坝区陈家桥医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待修订)
一、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成立医院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领导、业务主管部门及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化管理和技术指导,开临床合理输血、科学输血的教育和培训,促进输血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
指导、督促、检查临床科室及输血科的输血工作。
审查临床用血计划并监督实施。
组织制定输血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定期检查落实情况。
调查、处理不良输血反应及输血感染性疾病。
建立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每年不少于2次),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输血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全院输血工作进行年度工作总结,并制定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协调临床医师与输血科(血库)人员关于使用血液及其成分的不同意见;协调和裁决在血液及其成分使用过程中的医疗纠纷。差错事故的认定、惩罚。
宣传《献血法》,普及献血的科学知识,开展预防和控制经血液传播的疾病的教育。
负责对全院进行输血知识及相关法规的培训。
负责对开展的输血新技术、新项目及引进的新设备进行论证。
负责制定医院输血工作计划和年度用血计划。
负责其它有关医院输血管理方面的事宜。
二、临床输血岗位职责制度
1、输血科(血库)主任(负责人)
、工作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评定标准,并组织实施。
,并认真组织实施,做到有检查,有总结。定期向主管部门汇报输血工作情况。
,定期向市中心血站申报用血计划,贮备一定数量的血液,确保临床医疗用血的需求。
,履行规定的职责,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操作。经常进行医疗安全教育,严防差错事故的发生。
,指导进修及实习人员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做好各级技术人员的考核工作。
,不断提高科室人员的政治素质及业务水平,严肃考勤制度,杜绝人情考勤。
,拟定贮血计划,遇有库存锐减及用血偏型等情况及时与血站联系,保持血液的供求平衡。
、疑难技术问题,如疑难或特殊血型的鉴定及交叉配血、免疫血液学诊断等。
、保存、统计及上报工作。经常检查仪器设备的使用、维修和保养情况。对科室所需耗材的增补应做到及时、节约。
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了解用血情况,积极推广输血新技术,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参与疑难病例的输血会诊。
,加强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的质量控制。通过向临床科室发放调查问卷,不断改善服务质量。
、科研、学术交流等各项任务。
2、技术人员
上岗前必须经过输血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证的卫生技术人员才能从事输血技术工作。
在科主任(负责人)领导下,负责贮血、发血、血标本接收、血型鉴定、抗体筛选、交叉配血等技术工作。
协助科主任(负责人)做好原始资料的登记、保存、统计工作,定期对科室仪器设备进行保养。
协助科主任(负责人)督促本科工作人员遵守各项工作制度,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操作,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发现质量问题应及时向科主任(负责人)汇报。
协助科主任(负责人)做好本科技术人员的培训、考核工作,指导实习和进修人员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
了解国内外学术动态,结合本科实际,推广输血新技术,促进输血事业发展。
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推广成分输血,指导临床科室合理用血,参与疑难病例的输血会诊。如发现输血不良反应,协助临床科室分析原因。
参加科室值班。
3、当班工作人员
。
、核对并记录临床科室送来的受血者的血标本及《临床输血申请单》。
、交叉配血、抗体筛选及其他血型血清学试验(急诊优先),通知电脑系统收费。如发现未交费的急诊患者应做好记录并与临床保持联系,防止漏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