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拉绳实验的启示
近日,读了这样一则小故事:法国工程师林格曼曾经设计了一个拉绳实验:把被实验者分成一人组、二人组、三人组和八人组,要求各组用尽全力拉绳,同时用灵敏的测力器分别测量其拉力。结果,二人组的拉力只是单独拉绳时二人拉力总和的95%,三人组的拉力只是单独拉绳时三人拉力总和的85%,而八人组的拉力则降到单独拉绳时八人拉力总和的49%。
读完这则小故事,我陷入了沉思:为什么‘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等古语在这里却陷入‘鸡多了不下蛋’的尴尬境地呢?那么,怎样才能改变“鸡多不下蛋”的局面,重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景象呢?这让我想到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选人、用人和组织管理中人的激励问题。
每个人在单打拉绳时都表现得很出色,为什么组成团队时整体合力却远不如个体力量的相加呢?是个体的能力下降了吗?不是,原因是个体积极性没有充分发挥。其实,在企业的团队建设中,有时往往也会遇上这样的情况,蕴含其中的就是企业如何选人、用人和人尽其才、量才适用的道理——即便个体的表现再优秀,如果做不到人尽其才,其整体组合的绩效也不会达到个体绩效的简单相加之和,甚至可能会大打折扣。也就是说,最优的未必是最好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因此,在选人、用人问题上应该做到“给老虎一座山、给猴子一棵树”,做到发挥每个人的所长,这样团队的绩效才会达到甚至远远超越个体绩效之和,这就是通常我们说的1+1>2的聚合效应。
那么,是不是做到了“给老虎一座山、给猴子一棵树”,就可以一劳永逸了呢?答案也是否定的。试想一下,如果老虎的山、猴子的树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失去了吸引力后,结果会如何呢?这就如同企业的员工,当各自的岗位逐渐失去了吸引力后,工作的积极性就不会继续高涨了,组织的绩效也不会得到持续保持和提高。其实,用马斯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