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文档名称: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第四讲dinggao.ppt

格式:ppt   大小:207KB   页数:3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第四讲dinggao.ppt

上传人:文库新人 2018/9/8 文件大小:20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第四讲dinggao.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科学研究分类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专题研究
对策研究
2、科学研究的几个基本阶段
第一阶段为抉择与准备。
第二阶段为资料与事实的搜集。
第三阶段为资料与事实的加工整理。
第四阶段为科研成果的评价。
经济学研究当然是一种科学研究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是对经济学中研究的一般途径(或过程)的研究。由于计量经济学主旨在于对经济理论加以实证的研究,且对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加以测量。
其进行研究的程序一般是:先以数学形式表达经济理论的内涵;再进而利用统计学方法配合统计资料,来对经济理论加以验证和测量。
一、概念框架
2、概念框架的三个层次:
①知识:主要有基本理论,还有语文、外语、数学等基本知识。
②智力:主要有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注意力等。
③能力:主要有自学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创新能力等。其中,创新能力是能力结构中的核心,也是概念框架中最高部分。
3、概念框架:相当于皮亚杰所说的图式、库恩所说的范式
①图式:
②“范式”
4、构建一个概念框架的原则
第一,完整性原则;
第二,比例原则;
第三,层次原则;
第四,动态原则;
5、概念框架在科学研究的各个阶段的作用
①在科学研究的第一阶段,问题的提出、目标的确定、计划的制定都离不开概念框架;
②在科学研究的第二阶段,资料与事实的搜集离不开概念框架,这是因为观察渗透理论;
③在科学研究的第三阶段,资料与事实的加工整理离不开概念框架的指导(或规范)。在科学研究的第四阶段,科研成果的评价当然离不开概念框架的检验。
6、唐·埃思里奇对概念框架中理论在经济研究中的作用的概述
第一,定向。
第二,分类。
第三,概念化。
第四,概括。
第五,使思想过程具有准确性。
第六,识别假设。
第七,识别理论上的不足,特别是当理论不能充分地解释现象时更是如此。
二、研究课题和目标
(一)研究课题
1、选题来源
①调查和查阅文献是发现研究课题的基础和前提。
②社会实践和现实生活中提出来的实际问题。
③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和相互渗透的“边缘区”、“结合部”、“交叉点”。如,经济社会学、教育经济学等。
④从已有理论、观点和结论中提出问题。这就是说,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传统的理论、观点和结论,常常有可能从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和新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