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第 14 卷第 1 期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 14 No. 1
( )
2015 年 1 月 JOURNAL OF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Jan. 2015
【艺术学】
浅谈鼓子秧歌中“鼓”的功能
乔小云
( , )
太原师范学院舞蹈系山西晋中 030619
[摘要] 山东鼓子秧歌以其独特的表演道具“鼓”而被人们熟知。“鼓”在丰富舞蹈氛围、确定舞蹈风格、加强
舞蹈表意功能、拓展舞蹈表演空间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将鼓子秧歌的阳性之美与豪放之气以一种具象
的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
[关键词] 鼓子秧歌; 道具; 鼓; 作用
[文章编号] 1672 - 2035( 2015) 01 - 0102 - 02 [中图分类号] J722. 211 [文献标识码] A
,
山东鼓子秧歌起源于鲁北平原是一种具有鲜子秧歌”以其独特的姿态立于民族艺术之林。“鼓
, :
明艺术特色的汉民族舞蹈形式简称“鼓子秧歌”。子秧歌”最早包含“歌”、“舞”、“丑”三个部分“歌”
, , ,
在鼓子秧歌的形成初期它也被叫做“打鼓子秧歌”即唱歌主要是指秧歌中的演唱奠定整个秧歌的表
, ; ,
或者“跑秧歌”当地人则更加形象地称之为“跑十演基调“丑”即扮丑主要是指丑角在秧歌中的滑
, , ,
五”或是“闹玩意儿”。由于“鼓”这一元素的介入稽表演它丰富了秧歌的表现内容带动了整个秧歌
, , ;
秧歌的表现力极大地增强击鼓的动作也将某些杂的表演情绪起到锦上添花的艺术效果“舞”即“鼓
, , ,
耍的动作吸收进来因此“鼓子秧歌”可以说是集子秧歌”中的“鼓舞”是主体部分。
, , ,
歌、舞、杂耍等艺术形式于一身在鲁北广为流传。“鼓舞”多用大鼓通过击鼓的快慢营造出或
快或慢的节奏来配合表演或者队形的变化鼓声阵
一鼓子秧歌的历史渊源以及鼓元素。
、“”阵激荡着人们的内心,仿佛激励着人们不断奋进,我
的艺术地位
们常常可以在当地百姓欢度佳节或者喜迎丰收的时
, ,
追溯“鼓子秧歌”的起源与发展我们可以感受候看到它的身影它也记录着这片土地的历史与辉
,
到千百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这一艺术形式中的展煌。值得一提的是“鼓子秧歌”中的道具并非只有
, , , ,
现它留有战载了秦汉时“鼓”这一种随着艺术形式的不断发展与丰富伞、
, ,
期百姓与洪水的抗争它揭开了唐宋时期兵乱横行棒、花以及外角也添加进来它们是表演角色所持的
, ,
的伤疤也彰显了明清时期的兴盛。我们可以这样道具。“鼓”的主要伴奏乐器有大鼓以及锣综合整
, , , ,
说它既有百姓抗洪成功的随意而发又有乱世枭雄个表演来看以“鼓”为道具的演员人数最多表演
, , ,
的震慑之魄还有祭祀礼仪中的庄严肃穆更有表达方式也更加多变精彩。与此同时“鼓”兼具指挥的
, ,
祝福祈祷的欢庆喜乐。千万别小瞧这种看似下里巴作用和“鼓”有同样功能的还有“伞”其他三种则
人的粗狂舞蹈,它身上所凝聚的历史厚重感值得我主要起陪衬与烘托的作用,使得整个表演更加丰富
, ,
们细细品味。饱满。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