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黄帝内经之太华篇.doc

格式:doc   大小:41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黄帝内经之太华篇.doc

上传人:坐水行舟 2018/9/29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黄帝内经之太华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道门黄帝内经之太华篇
太华
丑甲
       经曰:天地阴阳,环之无端。倂而变化,阴阳更异。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外,所从不同。故病之异名也。
       故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而***虚。阳道虚,而***易。其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之受,则入六府,阴之受,则入五臟。入六府,则身热不时起卧,上为喘逆,下为烦热。入五臟则气满闭塞,下为飱泄,久为肠辟。
       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阳受风气,阴受湿气。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循至足端。
       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伤於风者,上先受之。伤於湿者,下先受之。故曰四肢皆稟气於胃,而不得至经。必因於脾,乃得稟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穀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故脾不主乎蚀,而主乎土也。故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时后十有八日寄以治,不得独主於时也。脾臟者,常著於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灋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故脾之与胃,以膜相连,而能行其津液者也。足太阴者,三阴也。阳明者,表也,五臟六腑之海也。亦为之纳化,行气於三阳,臟腑皆因其经,而受气於阳明矣。
       故为胃行其津液者,调衡四肢也。四肢不得稟水穀气,日以益衰。***不利,筋骨肌肉无气以生,故不用也。
经言;“谿者,循诸肌理者也。
    故谿十有四。谷者,储气润节,利乎行止者也,故穀有七”。
    “十四谿者,肌肉筋经之隙也,尺脛,肱股,腰渺(月少),脊颈肌分肉腠及经络诸穴。谷者,气节之会也,部有七。踝,腕,肘尺,肘肱,膝脛,膝股,少腹之下极”。
    是以上治上者,胷病刺其尺寸。下治下者,腹病寻其脛趾。
    气之滞上治下,下治上。
    血之瘀下治上,上治下。
    臟刺筋骨,腑刺肌理。内刺筋肌,外刺皮肉。疼刺跰拇,痛寻尺脛。
    故远不及近,膺脇外以自治,近不济近,臟腑诸以求末。
    何也?标本之不自已也。本之生也,末之须也。末之须者,根之源也。
    故治者,天地之微毫也,天地自然者,医道之榜模矣。
    师言:经络谿谷者,葆营涤治之源也。
    “頪以頪,不頪以頪,以頪不頪。頪分頪,不頪别頪,不頪自頪”。
    析以分明,其道察察;知以合虚,其道荡荡。
    臟腑骨节,百骸九窍,大小一也,五色五气,虽微皆偹。故以常知,是谓得道矣。
经言;夫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可愈也。其南北风土之异,乾湿饮食之不同也。
    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以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濵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使人热中,盐咸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疎理,其病皆为痈痬。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疆。其民不衣而褐荐,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於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北方者,天地闭藏之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臟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
    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胜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