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三段四步”教学模式初探
前言: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新教材的深入推广实施,新环境下学生的特点,性格,社会需求,层次发展及教学的多样化,为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有更高要求,特别是针对层次底的学校的学生来说,我们如何寻找一条适合我们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去努力学习,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是我们一直研究的课题。多年来,我们学校狠抓理论学习,努力更新观念,遵循“以学为本”的素质教育目标,在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根据我们对洋思经验、杜郎口现象,结合我们学校的教学实际,我们逐步确立形成了“三段四步”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以“学案导学”为主线,课前,课中,课后为主要活动时间。将某一教学内容作为一个教学单元,分成“展示,检查预习”、“拓展延伸”、“巩固练习”“预习下节内容”四步进行,递进化达成教学目标。这种教学强调把教学重心由重教师教转到重学生学上来,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实现“把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探究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过程”。
关键词:三段四步“展示,检查预习”、“拓展延伸”、“巩固练习”“预习下节内容”
一、“三段四步”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以“学案导学”为主线,课前,课中,课后为主要活动时间。将某一教学内容作为一个教学单元,分成“展示,检查预习”、“拓展延伸”、“巩固练习”“预习下节内容”四步进行,以期递进化达成四维教学目标。
展示,检查预习
预习是顺利实施“三段四步”课堂模式的前提和基础,必须予以重视。预习时间一般放在上课前一节课后10分钟,前一天进行。在上一节后10分钟预习时,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知道如何预习,预习题纲是什么?上一节课后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利用参考资料或网络等资源,充分利用生活体验,初步形成对所学知识的基本认识,自己学不懂的问题,通过多种手段去获取,如果还解决不了的带到课上由老师和同学帮助解决。
学生只有预习好,才能展示好,为了防止学生对预习活动的应付,降低预习效果,老师要加强对学案的分类抽查,及时批阅检查预习题的完成情况,以便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同时展开学生的自检自查,在上课时就把班级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由组长对预习情况,课堂作业等进行检查,并在组内互相帮助,完成学习任务,并推荐小组代表展示本组学习,预习情况。让学生自学自律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预习形成后,各学习小组根据分配的展示任务以及自己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先进行组内的讨论和交流,形成小组内最佳的展示方案。
其间,教师可以参与到各组的讨论交流中去并予以指导。同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展示活动。展示时以小组为单位,以学生为主角,先把展示点板书在黑板上,不用教师指派,学生主动有序地进行。
展示不到位的,其他学生补充,补充不到位的老师进行点拨。展示过程中,教师要做到认真观察、严密组织、扩大参与、合理调控、及时点拨、确保实效。
拓展延伸
学生在带着问题讨论,思考,的基础上,教师针对学生知道形成的结果,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总结知识点,归纳考点。重点,难点。最好的结果是学生据给出的思考与交流作业给出结果,也就是说我们要讲的内容由学生据教师给的思考与交流讨论得出,以问题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小组给出结论,展示给全班学生,而不是由教师直接给出。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上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