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急救护理路径对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游文征(南京平|)【】目的:评价急救护理路径对心肌梗死患者患者的抢救效果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7例。在护理方面,对照组、观察组分別采用传统急救护理、急救护理路径。然后将两组的患者进一出急诊室时间、住院时间、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进一出急诊室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结论:急救护理路径能使心肌梗死患者的进一出急诊科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降低患者病死率,且并发症少,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关键词】急救护理路径急性心肌梗死效果预后【】 【】B【】2095-1752(2014)16-0297-02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其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袞竭,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严重类型[1]。随着我国人民生活环境的改善、生活习惯的变化,木病在国内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其具有发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的特点,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在心肌梗死发病初期及时进行有效的急救护理将能够尽可能地保护好患者的心肌,提高救治成功的可能性。传统的护理方式遵循医嘱,护理被动、机械,针对性差,其治疗效果及预后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近年来,急救护理路径因其效率高、效果显著而被广泛应用,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中对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间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及预后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其中男41例,女33例,年龄34-85岁,。所有患者均按照2011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专家组关于AMI诊断和治疗指南的标准予以确诊。将苏随机分为应用传统急救护理的对照组及应用急救护理路径的观察组,每组各37例。在年龄、性别以及发病吋间、梗死部位、病情等相关因素方面,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具冇可比性。,保持环境安静。减少不必要的探视,防止不刺激。做好心电图、血压计呼吸的监测工作,严密监测患者心律、心率、血压和心功能的变化情况,备好除颤仪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对照组病例采用传统的护理治疗方式,观察组则按急救护理途径程序化实施抢救。、住院吋间、并发症(休克、血肿等)发生情况、病死率、治疗满意度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2结果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比较与对照组比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