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四十二章泌尿系统梗阻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概述
病因:泌尿系统本身或以外的一些病变都能引起泌尿系管腔梗阻
病理:初期管壁肌增厚,收缩力增加,后期失代偿管壁变薄肌萎缩张力减退。膀胱以上梗阻肾积水较快。梗阻在膀胱以下初期有膀胱作缓冲对肾影响慢;后期输尿管膀胱连接处活瓣作用丧失,尿液逆流至输尿管,双肾积水。梗阻使肾盂内高压、肾组织缺氧使肾乳头和实质萎缩。急性完全梗阻肾增大不明显,慢性不全或间歇梗阻使肾积水时实质萎缩变薄,肾盂容积增大,成为巨大水囊
肾功能变化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血流量减少,尿浓缩能力下降和尿酸化能力受损。梗阻后出现继发感染,有细菌的尿经肾盏穹隆部裂隙和高度膨胀变薄的尿路上皮入血,发展为菌血症
第二节肾积水
尿液从肾盂排出受阻,造成肾内压力升高,肾盏肾盂扩张、肾实质萎缩称肾积水。
临床表现:先天性病变,如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畸形、狭窄、异位血近压迫所致,腹部肿块是最初就诊原因。结石、肿瘤、炎症的继发肾积水
很少有肾积水病象。间歇肾积水多见于输尿管
梗阻,发作时患侧腹部疼痛、尿量减少、间歇期排出大量尿液。肾积水并发感染或肾积脓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尿路感染症状。双肾或孤立肾完全梗阻可发生无尿以致肾衰竭
辅助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和细菌培养;结核杆菌和脱落细胞检查。血液查有无氮质血症、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二)影像学检查
1、B超:诊断肾积
水和肿块
2、泌尿系造影:排泄性尿路造影了解肾积水程度和分侧肾功能。必要时逆行肾盂造影或肾穿刺造影
3、CT、MRI:肾积水、肿块、泌尿系病变
4、肾图:诊断肾积水
诊断要点:病史、症状、腹部肿块、B超、影像学结果确
诊
处理原则(一)病因治疗:去除肾积水病因、保留患肾、
行肾盂成形术、结石行碎石术
(二)肾造瘘术:先作肾引流术、肾功改善后去
因治疗
(三)肾切除术
护理要点(一)肾积脓护理:降温、用抗生素
(二)饮食:单纯肾积水进普食,肾衰给低盐、
低蛋白、高热量饮食,记录24小时出入量
(三)肾盂成形术护理:切口和肾周引流管流出
尿液为吻合口瘘,应引流畅、切口清洁。肾周引
流管3-4日拔除,肾盂输尿管支架引流管3周拔除
第三节良性前列腺增生
病因:老龄和有功能的睾丸是发病的基础
病理:前列腺增生、排尿困难、肾积水、肾功能损害
临床表现:尿频、排尿困难、尿潴留、其他症状
辅助检查
(一)B超
(二)尿动力学检查
(三)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测定
诊断要点:症状与体征、B超和尿动力学检查
处理原则
(一)药物治疗
(二)手术治疗
(三)其他疗法
第四节急性尿潴留
病因和分类
(一)机械性梗阻:膀胱颈部及尿道梗阻的病变如前列腺增生、尿道损伤、结石、异物、肿瘤、尿道狭窄
(二)动力性因素:尿潴留是排尿功能障碍所致,如中枢和周围神经病变、脊髓麻醉、肛管直肠手术后;高热、昏迷、低血钾、不习惯卧床排尿
临床表现和诊断:发病突然、膀胱胀满、十分痛苦、触及胀满膀胱、手按压有尿意
处理原则
(一)病因治疗:解除尿道狭窄、尿道结石、药物、低血钾引起的尿潴留
(二)动力性尿潴留:诱导排尿等方法无效时导尿
(三)手术治疗:膀胱穿刺抽尿、膀胱造口术
第五节护理
护理评估
(一)术前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1)局部:排尿困难程度、尿潴留情况、有无泌尿系感染
(2)全身:重要器官功能、营养状况
(3)辅助检查:特殊检查、手术耐受力检查
3、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老年人、病人及家属对治疗方法、手术导致并发症的认知程度,经济承受力
(二)术后评估
1、康复状况:术后膀胱痉挛程度、引流管是否通畅、膀胱冲洗液的色、血尿程度、切口愈合情况
2、泌尿生殖系功能状况:肾积水情况、膀胱贮尿和排尿功能
尿失禁
3、心理和认知状况:对术后护理配合、康复知识掌握
4、预后判断:根据临床表现、特殊检查、手术情况、评估前列腺增生预后
护理诊断
(一)排尿型态异常:与膀胱出口梗阻、逼尿肌损害、留置导管、手术刺激有关
(二)疼痛:手术、导管刺激、膀胱痉挛有关
(三)有感染的危险:尿路梗阻、导管、引流、
免疫力低下有关
(四)潜在并发症:出血,与膀胱痉挛、引流不畅、凝血功能不良、便秘有关
(五)恐惧/焦虑:与自我观念和角色地位受威胁、担忧手术及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