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编制简介及要点解读
李克平
2011年4月
自我介绍
1979~1987年,就读于同济大学电气工程系,
获学士、硕士学位
1987~1989年,考入同济大学道交系,攻读博士学位
1989年,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 奖学金,赴德国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交通研究所,担任交通规划与交通工程专业助教,同时攻读交通规划与交通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信号控制和微观交通仿真技术
1996年,以论文《考虑机动车、自行车和行人交通行为的信号控制交叉口的微观交通仿真研究》获得达姆斯塔特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自我介绍
1996~1997年,就职于德国 BPV 交通
规划与交通咨询公司, 任项目工程师
1997~1998年,debis (DaimlerChrysler
InterServices AG) 系统公司,任项目工程师
1998~2003年2月,布莱纳限公司,任项目工程师,部门经理
2003年3月起回同济大学任教,现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已培养硕士21人,博士7人,在读博士生9人,硕士生12人
主要研究方向: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规划设计,交通信号控制;交通仿真。
主要承担编制的规程及规范
:城市交叉口规划规范,住建部,2010
,浙江省,2008
,浙江省,2008 。经鉴定,该成果已达到
《交通信号控制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道路交通事故分析指南》,2009
主要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
“21世纪中国城市规划、管理与发展”项目:复杂交通流交通控制设计、设备研制及工程示范建设。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
:上海世博客流分析,2004
:城市交叉口规划设计及功能评价技术,2007
:交叉口交通状态检测新技术, 2007
:交叉口行人过街心理及交通行为研究,2007
6.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基于规则的公交优先信号控制技术研究,2008
住建部公告
任务来源
根据建设部于2004年安排的城市建设方面新编和修编规范的计划、由建设部城市规划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委托同济大学为主编单位进行编制。
编制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面积已经翻了一番。城市建设必然包含道路网和交叉口的建设。城市道路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系统中的关键点。而我国在此之前还没有一本国家标准来指导交叉口的规划工作,大量新开发区道路偏宽,导致土地使用的浪费。另一方面,在交叉口优化设计时,却往往因为交叉口用地的局促而无法实现优化设计方案。
长期以来,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沿用陈旧的理念、思路和方法,导致交叉口通行能力低下,瓶颈效应突出。
综上所述,因此迫切需要制定国家规范对全国的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规划建设进行指导和约束。
编制成员单位及负责人
主编单位:同济大学
主要参编单位: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所(赵杰)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刘桂生)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王晓华)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林群)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郑连勇)
上海交巡警总队(滕生强)
重庆市城市交通规划研究中心(周涛)
郑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王巨涛)
华中科技大学(李杰)
前期参编: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姚琪)
编制人员名单
编制工作的总负责人:杨佩昆教授
主要协助人员:李克平教授和赵杰所长
顾问专家:全永燊、崔健球、朱兆芳、段里仁、陈洪仁、严宝杰、张均任、刘运通。
主要参与《规范》编制工作的人员:杨佩昆、李克平、赵杰、陈小鸿、刘勇、朱兆芳、王晓华、郑连勇、林群、滕生强、周涛、王巨涛、李杰、杨晓光、林航飞、戴继锋、张慧敏、闫勃、全波、张贻生、宋建平、钱红波、向旭东、傅彦、朱彬、白子建、谷李忠、庄斌、周佺、高霄、张国华、白玉、姚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