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漫谈家风
有一种文化从五千年的文明深处走
来, 带着历史的芬芳。 有一种精神, 如旖旎的
春风, 自血脉之初浩荡漂拂, 延绵至今。 它是
儒家文化的诗礼传承,修身,齐家,平天下。
它是老百姓门板上镌刻的 “忠厚传家久, 诗书
继世长” 。 它是我们耳熟能详的 “岳母刺字” “孟
母三迁” “孔融让梨”的故事,它是代代传颂
的一粥一饭, 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
力维艰的治家格言,它就是家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能
影响家庭成员精神、 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
尚和德行传承。
有一则资料说, 美国有两个家族, 一个是爱
德华家族, 一个是珠克家族。 爱德华是位德高
行洁、 博学勤勉、 多才严谨的人。 他的后辈儿
孙, 有十三位大学校长, 一百多位教授, 八十
多位文学家, 六十多位医生, 还有一人当过副
总统, 一人当过大使, 二十人当过议员。 而珠
克是个酒鬼、 赌徒、 无赖, 终生浑浑噩噩。 他
的子孙后代, 三百多人是乞丐、 流浪汉, 四百
多人因酗酒致残或死亡,六十多人犯过诈骗、
盗窃罪, 七人是杀人犯, 后代中没有一个是有
出息的。
这则资料确实令人震撼, 发人深省。 它揭示了一个
深刻的道理: 一个家庭或家族, 其家风的好与坏、 正
与邪,那是有长远影响力的,那是有强大渗透力的,
它会长远地影响到许多代后人的成长。
一个家庭或家族的家风要正, 要注重以德立家、 以
德治家。
以德立家, 第一重要的是一家之长在道德方面的表
率作用和开创作用。 爱德华家族为什么能英才辈出?
那是因为第一代爱德华德高行洁, 为他的后代树立起
了一座崇高的道德灯塔。 他的道德光芒, 长久地指引
着后代们踏上成人成才的正道。 我国清代著名的民
族英雄林则徐, 他挺身捍卫国家民族利益的壮
烈行为和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的爱国情怀, 为后辈树立起一座伟大的道德丰
碑,受其德恩泽被,其子孙至今已传至九代,
代代都有卓有建树的政治家和科学家。 中国人
与西方人在价值观上有很明显的差异。 西方人以个人
为本位, 而中国人则以家庭为本位。 家是中国人安身
立命的根据地。 他给家庭成员带来了居家的温馨、 祥
和、 安全、 抚慰和支撑, 也带来了保家的责任和使命,
甚至还带来了兴家的动力和勇气。 家不仅对每个成员
有浓厚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而且还有强大的影响力和
约束力。 所以从古以来, 中国就格外重视家规、 家训
等家族道德体系的建设。 这种道德体系不仅有神圣的
权威性,而且有强大的说服力和威慑力。 其中有被
誉为 “古今家训之祖” 的北齐 颜之推 的 《颜氏
家训》,北宋 司马光 的《温公家范》,明朝 吴
麟征 的 《家诫要言》 , 清朝 朱柏庐 的 《治家格
言》 。 这些家训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德,也为家庭成员制定了道德准绳和行为规
范。 北宋包拯立下遗训: “后世子孙仕官有犯
赃滥者, 不得放归本家, 亡殁之后, 不得葬于
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
北宋倪思劝导儿孙:“俭者,君子之德”。
还语重心长地指出: “奢则用不给, 奢则贪求,
奢则掩身,奢则破家,奢则不可训子孙”。
清朝何伦在 《何氏家训》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