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广东电网公司降损增效创先工作方案.doc

格式:doc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广东电网公司降损增效创先工作方案.doc

上传人:gd433 2015/9/1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广东电网公司降损增效创先工作方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广东电网公司降损增效
创先工作方案
降损增效工作组
二○○九年四月三日
目录
一、总体思路 2
二、工作目标 2
三、基本情况分析 2
四、工作内容 5
五、实施步骤 7
六、组织保障 8
七、工作要求 8
附表一 21供电局2009~2011年综合线损指标 9
附表二 50县级子公司2009~2011年综合线损指标 10
附表三降损增效工作组工作计划 12
广东电网公司降损增效创先工作方案
为贯彻公司创建先进省级电网公司的工作部署,做好降损增效工作,根据《广东电网公司创建先进省级电网公司工作总体框架方案》和《广东电网公司创建先进省级电网公司工作指导意见》工作要求,结合广东电网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创先工作目标要求,以线损“四分”管理为突破口,以计量自动化系统为支撑,提高计量装置水平、提高计量抄表准确性时效性,重点降低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管理线损;优化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提高配网电压和无功运行水平,开展电网降损改造工作,努力降低技术线损。
二、工作目标
综合线损率逐年下降,%、%,%;50个县级子公司确保2009年不出现线损率超过15%的单位、2011年不出现线损率超过12%的单位。
基于省公司的总体创先目标,结合各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反馈意见,将2009-2011年线损目标分解到21个直属供电局和50个县级子公司,详见附表一、二。
三、基本情况分析
(一)整体线损水平
公司综合线损率自2002年以来稳步下降,从8%%。与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对标结果显示,%左右,%,德相当的山东、浙江等
发达省份近年来的线损率在6%左右,并保持下降趋势。
从已接近还有一定差距,少数地区线损率水平仍然偏高,部分县级子公司线损率长期居高不下。

(二)线损管理基本现状
近年来,在南方电网的统一部署下,公司线损“四分”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2008年共有广州、茂名等13个供电局通过省级线损“四分”达标,初步实现了线损管理机构的合理设置,形成了完善的线损管理制度。电能计量装置水平大大提高,直管范围基本实现了电能计量装置的电子化和长寿命化。计量自动化系统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广应用,开始了线损四分自动统计的尝试。但从调查和访谈情况来看,目前线损管理中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轻过程重指标、线损“四分”常态工作机制有待完善;10千伏及以下配网线损管理薄弱;计量自动化系统在同期抄表、线损“四分”自动统计等方面的应用有待加强;县级子公司计量装置落后、管理制度不完善;购售电量抄表不同步,线损波动大等。

(三)降损增效潜力分析
1、中低压配网管理线损的降损潜力大
近几年的理论计算结果与分压线损统计结果表明,公司110千伏及以上主网线损比重小、与理论线损差距小,但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线损比重大、与理论线损差距大。
2、县级子公司的综合线损的降损潜力大
截止2008年底,全省50个县级子公司中有9个低于5%,有14个高于12%,有6个超过15%。这些县级子公司大多负荷密度较低,供电半径大,但存在高达2倍的线损差距。
3、技术线损潜力
1)由于中低压配网供电半径过长、线径小以及线路设备残旧等原因造成线路损耗大。
2)高损配变和较低功率因数运行情况大量存在造成线损过高。有关资料显示,S11型取代S7型变压器能够有效降低配变损耗约30%,功率因数从85%提高到95%,影响相关线损降低19%。目前公司还存在相当数量的S7及以下配电变压器,在配网侧还不同程度存在用户功率因数低的情况。

(四)存在线损率反弹的不利因素
受当前金融危机、国家宏观能源政策调整和县级子公司接管等因素影响,未来几年,珠三角地区高耗能、大工业用电量比重将趋减少,居民电量、粤东、粤西和粤北电量比重增加,无损、少损电量减少,势必增加供电损耗。此外,由于供电形势的变化,负荷率和负载率的降低,若无功补偿不足,也会增加供电损耗。
四、工作内容
通过深入梳理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技术降损潜力,广泛吸收基层经验,按照重点降低管理线损,努力降低技术线损的工作思路,制订了降损增效的七项措施:
(一)加大计量装置改造力度,增强线损计量的准确性
积极开展电能计量装置改造,2009年底前,更换直管范围内所有862型电能表,2011年底前更换全部县级子公司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