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机械设备的本质安全化
机械设备的本质安全是指在操作失误时,设备能自动保证安全;当设备出现故障时,能自动发现并自动消除,能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为使设备达到本质安全而进行的研究、设计、改造和采取各种措施的最佳组合称为本质安全化。
本质安全化的目的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安全科学的成就,从根本上消除形成事故的主要条件;如果暂时达不到时,则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相对安全措施,形成最佳组合的安全体系,达到最大限度的安全。同时尽可能采取完善的防护措施,增强人体对各种危害的抵抗能力。
设备室构成生产系统的物质系统,由于物质系统存在各种危险与有害因素,为事故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条件。要预防事故发生,就必须消除物质的危险与有害因素,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本质安全的设备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可以杜绝和减少伤亡事故,减少设备故障,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安全生产。
从人机工程理论来说,伤害事故的根本原因是没有做到人—机—环境系统的本质安全化。因此,本质安全化要求对人—机—环境系统作出完善的安全设计,是系统中物的安全性能和质量达到本质安全程度。从设备的设计、使用过程分析,要实现设备的本质安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⑴设计阶段:采用技术措施来来消除危险,使人不可能接触或接近危险区。或者将危险区完全封闭,采用安全装置,实现继续化和自动化等,都是设计阶段应该解决的安全措施。
⑵操作阶段:建立有计划的维护保养和预防性维修制度;采用故障诊断技术,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状态监督;避免或及早发现设备故障,对安全装置进行定期检查,保证安全装置始终处于可靠和待用状态,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等。
⑶管理措施:指导设备的安全使用,向用户及操作人员提供有关设备危险性的资料、安全操作规程、危险安全手册等技术文件;加强对操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人发现危险和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常用的措施
(1)采用机械化、自动化和遥控技术。
(2)采用可靠性设计,提高机械设备的可靠性。
(3)采用安全防护装置。当无法消除危险因素时,采用安全防护装置隔离危险因素是最常用的技术措施。
(4)安装保险装置。保险装置又叫故障保险装置。这种装置的作用与安全防护装置稍有不同。它能在设备产生超压、超温、超速、超载、超位等危险因素时,进行自动控制并消除或减弱上述危险。安全阀、单向阀、超载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