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第一场汉字简化的基本原理.doc

格式:doc   大小:29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一场汉字简化的基本原理.doc

上传人:0640105 2018/11/24 文件大小:2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一场汉字简化的基本原理.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场:汉字简化的基本原理
引言
语言的产生使人类最终脱离了动物界,文字的产生使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人类迄今为止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在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创造的;语言是人类发展的第一级推进器,文字是人类发展的第二级推进器;改善语言、文字,就是改进人类发展的推进器。
语言是人类用于思维和交流的符号系统,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语言的使用方式是说和听,文字的使用方式是写和看。人类对语言只能引导和小幅改进,对文字则可以做出较大幅度的改进。
文字分为表音文字、表意文字和记号文字。世界上绝大多数文字是表音文字,联合国192个会员国,除了中国完整用汉字(另有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日本、韩国部分用汉字,其余国家一律用表音文字。汉字在甲骨文、金文、篆文阶段基本上是表意文字,隶变以后从基础和总体上说,记号化了,基本成为记号文字。
表音文字由于字母数量较少,字母读音和语言里的词的读音发生规律性的联系并同步转换为语义,因而比较好学好用;记号文字符号多,和语言里的词的联系靠规定关系,因而比较难学难用。但是在目前和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汉字依然是中国和世界华人社会主流文字工具,汉语拼音只是汉字的助手和补充。
汉字在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向着简化的方向发展。体态的简化到楷书就已经定型,结构的简化一直延续到当今。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顺应汉字发展规律和适应社会需要,在大陆把长期流行的“手头字”“俗字”“破体字”上升为规范汉字,定名为“简化字”;新、马、泰等国家和联合国秘书处也采用简化字;但是在港澳台和海外部分华人中依旧使用繁体字——这样从世界范围看,就出现了简化字和繁体字同时并用的局面
在世界华人社会,既使用所在国的语言和他们的表音文字,也使用汉语和汉字。华人新生代的语文教育面临两个问题:一是汉语处于必然的一种弱势地位,汉字又相对难学;二是究竟学****繁体字还是简体字,难以适从。
根据我的研究,我认为简化字降低了学****使用的难度,对于改善下一代的华文水平并通过汉字的写和看来巩固、支持和发展汉语的听和说,是具有极大帮助的。因为汉字简化背后是有科学原理支撑的,这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看问题——
一、从语言学看汉字的简化
汉字是记录汉语词和词素的书写符号,只要某个汉字能够对应于汉语的词或者词素,那么不管这个汉字笔画多少,就很好完成了自己的记录任务。
二、从符号学看汉字的简化
符号都是假定的、全社会约定俗称的,如果人们发现另一种符号系统既简便而且效率高,那么全社会可以重新进行一次假定、约定俗成。
三、从经济学看汉字的简化
主要观点:投入最小化,产出最大化,是经济学追求的目标;汉字简化能够在汉字的学****和使用上降低人们的投入(时间、精力),而提高其产出(效率)。
四、从语言和思维的速度看汉字的简化
主要观点:口头语言表达和头脑中思考问题的速度都大大高于书写的速度,因而追求书写速度是汉字简化的不竭的动力。
五、从汉字的记号化看汉字的简化
主要观点:汉字隶变后不再象形,形声字近80%不能准确表音,表明大多数汉字成了死记硬背的记号,与其采用笔画繁多的记号,不如采用笔画简单的记号。
第二场:汉字简化的历史回顾
引言
汉字简化的历史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第一,汉字体态的变化,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到隶书,到楷书、宋体,汉字的容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第二,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