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为幼儿学古诗搭建“桥梁”
当前的国学热在幼儿的相关教学中产生了诸多困难,鉴此,我们的活动课为幼儿学习经典古诗做好充分的铺垫,以有利于其顺利地进入经典内容的理解,接受传统文化的浸润。
环节一:幼儿们此前已学过几首通俗浅显的古诗,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孩子们背诵着本单元的《静夜思》入场。教师谈话引入,复习上次活动的内容,引出本次活动。
师:刚刚我们背诵的这首古诗,是谁写的呀?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幼1:表达了诗人李白很想念他的家人和家乡。
幼2:诗人想回家,夜里睡不着了……
……
师:小朋友们说得都很好!我想问你们,爸爸妈妈如果出差了,你会想念他们吗?
幼(齐):想!
师:爸爸妈妈暂时不在身边的时候,我们那么想念他们,该怎么办?用什么样的方式和爸爸妈妈联系呢?
幼3:打电话……
幼4:发短信,用微博、视频……
师:小朋友说的都是我们现代的联系方式,爸爸妈妈出差,去了离我们好远好远的地方,我们能用很多种联系方式,快速地联系到他们,对吗?上节课我们了解到,生活在古代的人们,会用哪些方式进行联系呢?
幼:烽火送消息,飞鸽传书,骑马送信……
(师、幼一起看图片、互动,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关于通讯工具发展演变的过程,不同时期人们的联系方式及其通讯特点。)
师:古时候交通很不发达,通讯也很不便利,人们想联系的时候很困难,不像我们现在,几分钟就可以做到。所以一些常年在外的人会更加想念亲人。今天,我们看看另一位在外地工作的古代诗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故事。
环节二:观察古诗配画,想象画面里的故事。
师:仔细观察,看看画面上都有谁?先看近处,是谁,在做什么?
幼:诗人。
师:诗人手里拿着什么呢?
幼:信,信封……
师:再看一下,诗人的表情是怎样的?
幼:好像很伤心……
师:他为什么伤心?他看到的信是谁写来的?
幼1:他很想念家人。
幼2:他很想回家看看他的家人。
幼3:他好像要流眼泪……
师:小朋友再看看那图片,在远处,你们看到了什么?
幼:看到一个人牵着一匹马。
师:那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吗?
幼:送信的!
师:古时候,人们把送信的人叫做驿差,就像我们今天的邮递员。你觉得诗人手里拿的信是刚收到的,还是刚刚写完的呢?
幼(齐):刚刚收到的。
师:为什么是刚刚收到的?
幼:因为那个骑马的人转身刚刚离开他的家。
师:哇,你们观察得好仔细哦,还有没有不同想法?
幼4:也有可能是他刚写完信。
师:为什么你觉得是刚写完信?他会给谁写信?
幼5:他会写给他的家人,因为他很想念家人。
师:有的小朋友说是刚收到,又有的小朋友说是刚写完的,到底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听一个故事就知道了。
环节三:配合故事视频和背景音乐,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师:明代诗人袁凯出门在外,常年在南京工作,他的家乡离自己工作的地方很远很远。他思念家乡亲人,但是很不容易回家去,所以常常只能盼望有家中的书信到来。今天驿差送来一封家里的来信,他喜出望外,赶紧打开来看。呀!满满的几页纸都说了些什么呢?原来,每一行都没有别的话,只说:你要早点回来,家里人想念你啊。读着读着,诗人情不自禁地流出两行热泪。
师:故事讲完了,小朋友们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