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1、我上学了.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1、我上学了.doc

上传人:一花一世 2018/12/3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1、我上学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品德与社会》(浦东版)一年级第一学期
1 我上学了
一、说课

《我当小学生》是第一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本单元的学****效果关系到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和兴趣。《我上学了》是第一单元中的首篇课文,为帮助刚入学的新生实现从幼儿园小朋友至小学生的角色转换,从家庭生活、幼儿园生活向学校生活的平稳过度,教材呈现的是学生熟悉的一个个生活场景。以熟悉学校、参观校园为切入口,让学生意识到自己长大了,每天背着书包走进学校时,已经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小学生了。

考虑到这是一年级新生入学后上的第一节品德与社会课,学生对学校和本课程都有一种新鲜感,渴望更多的了解。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活动中感悟。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达到教学目标:通过对比照片,感受到长大的喜悦;通过讲述故事,领会到父母对自己当好小学生的殷切期望;通过参观校园,熟悉学校的环境和设施;通过讨论交流,体会到上学的快乐;通过照片演示,开拓视野,初步了解不同地区的不同学校,从而珍惜现在的学****生活。

整堂课突出“活动性”,用8个字来概括,就是“活动→感悟→实践→指导”。在教学中,教师围绕目标,创造性地设计活动内容,营造合作、和谐、平等、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动口、动手、动脑,使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在实践中感悟。通过参与这一系列的活动,为自己能成为一名小学生而感到自豪。

本课我们打算用两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熟悉校园环境,通过观看录像、参观校园、自我评价等教学活动来完成教学目标。
为了让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我们在开学第一天,特地拍摄了学生进校时的画面。开学第一天,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有着全新的体验。通过观看自己入学的录像,展示了他们真实的生活。有的学生高高兴兴去上学,反映了上学的喜悦心情。有的学生紧紧拉着妈妈的手,说明他们在陌生的环境中有一些紧张。通过观看录像,既能使学生产生亲近感,又能帮助学生解决对新环境的陌生感等问题。
在参观校园这个环节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可先让学生回忆,在进校时,你看到了哪些地方,然后再去集体参观。在认识学校设施、设备时,可有意识加强爱护公物教育和文明礼貌教育。与此同时,还可让学生找出不可随便出入、不可攀爬及有危险的地方,适时进行学校生活中的安全教育。作为教师,特别要考虑到学生是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阶段,很多地方小学与幼儿园还是有区别的,例如厕所,幼儿园大都是在一起的,而在小学则是男厕女厕区分开来。在教学中,教师对针对这些方面作相应的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贴花这样的自我评价方式,既能增强学生积极向上,愿意做一名好学生的愿望,又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对校园的了解。
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在对比照片、聆听故事等教学活动中感受到老师的亲切,学校的可爱和上学的快乐。同时,通过了解不同地区的学校,激发学生珍惜现在的学****生活。
对比照片这个活动侧重让学生比较上学后与上学前的不同,通过比较,感受长大的喜悦,增强“我是小学生”的意识。
聆听故事这个环节,不是孤立的就事论事,而是要让学生融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增强他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通过连线游戏这个活动,可使学生开拓视野,了解不同的学校。从中感受到城市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