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0
文档名称:

土地规划实务全书:第2篇.doc

格式:doc   页数:8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土地规划实务全书:第2篇.doc

上传人:1017848967 2015/9/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土地规划实务全书:第2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土地利用规划概论
第一节土地利用
土地利用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在原始捕猎阶段,“土地(在经济学上也包括水)最初以食物、现成的生活资料供给人类”,“劳动者身上的器官是惟一的劳动资料”,人与自然(土地)的关系是消极地依赖自然、适应自然,行为上依附自然生态限制。随着人类对自然(土地)利用能力的提高,人类开始加大向大自然索取的力度,索取的领域从土地延伸到整个生物圈,大大地加速了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在经济过程中的消耗速度。人类为了扩大种植面积,采用刀耕火种、不合理垦荒、破坏草原、砍伐森林等项措施,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河流泛滥、风沙危害和土地盐渍化、沼泽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缓减、质量退化,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时至今日土地和土地利用已成为世界性社会经济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土地之问关系日趋紧张,为了缓解人地之问的紧张关系,必须要把人口与土地问题放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加以同步解决,既要研究土地面积总量,又要重视人均土地(耕地)占有量。,。几千年来,人类幻想着能在“九重天外”找到自己的同类和邻居。近几十年来人们仍然常常谈论人类迁居其他星球居住的可能性。自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第一次登月以后,至今已有18人先后去过月球。科学家们对太阳系中火星(1976年)、金星(1975年)、水星(1974年、1975年),以及太阳系以外进行探索。科学已经证明在40万亿km范围内的“九重天外”没有人间,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是浩瀚宇宙中的一叶孤舟,是沿固定轨道绕太阳旋转的一艘“飞船”,见下图。
历史上为了解决人地关系,采取国际问、区际问移民不乏实例。其中19世纪60年代美国开发西部移民和20世纪50年代苏联开垦西伯利亚处女地移民,结果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到了20世纪70年代人类意识到环境问题给人类带来的负面作用,世界上113个国家出席了1972年6月5日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发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呼吁,问题又转回到如何充分合理利用与保护现有的土地资源,人类必须与环境处于和谐与平衡之中,共存共荣,天人合一,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在此基础和前提下,人们在环境与发展、人口与土地问题上取得共识。
土地利用思路
目前学术界对土地利用概念存在下列代表性观点:①土地利用是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过程。②土地利用是指人类对特定土地投人劳动力资本,以期从土地得到某种欲望的满足。③土地利用是由自然条件和人为干预所决定的土地功能。④土地利用是指在既定时间、空间和特定地点的一切已开发和空闲土地的表面状况。
综上所述,人类社会发展离不开土地,没有土地也就没有人类,与此同时,通过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使土地质量和土地利用方式亦发生变化。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类对土地的需求在不断增长,要求依据土地质量状况协调安排各种用地,这个过程称之为土地利用。因此,土地利用就是指由土地质量特性和社会土地需求协调所决定的土地功能过程。土地数量不可能增加,土地实施持续利用,因此,土地利用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人类根据土地质量特性开发利用土地,创造财富,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二是指利用土地,改善环境,以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因此,从系统论观点看,土地利用的实质是土地自然生态子系统和土地社会经济子系统以人口子系统为纽带和接口耦合而成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见下图。
土地利用系统
土地利用途径古今中外无非有两条:一是从土地利用广度扩展,不断扩大土地利用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可利用面积/土地总面积);二是向土地利用深度挖潜,增加劳动投入,不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提高土地产出率(产量或产值或能量/单位土地面积)。
土地利用具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重性特性。土地利用既包含土地生产力的提高,又有土地关系的协调。任何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土地利用水平的提高均取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二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
一、规划的概念
全球从20世纪60年代,中国从80年代起,都不约而同地掀起了规划热潮,它有力地冲击着各国,对人类提出了新的挑战。深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本世纪以来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为了发展经济,严重干预了自然界,使全球范围内多处出现森林覆盖减少、草原退化、水土流失、沙漠扩大、水源枯竭、水质污染、大气质量恶化,严重地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早在100多年以前,恩格斯就以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等地由于林地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而变为荒芜不毛之地为例,对后人发出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可是,人类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