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文档名称:

青岛劈柴院简介.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青岛劈柴院简介.doc

上传人:乘风破浪 2019/1/19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青岛劈柴院简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院新韵之劈柴院说起青岛,首先想到的自然是蔚蓝如碧的海和宜人舒适的气候。食在青岛当然也少不了鲜美诱人的海鲜。青岛人对于海鲜的喜爱自然是不必多说的,然而青岛除了有美景、海鲜之外其实还有许多扬名在外的特色小吃。例如,特色烧烤、老青岛甜沫、海鲜水饺等,都是值得一尝的美食。不过有时寻找美食却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各地最具特色的美食常常都隐藏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里,就像浓郁醇厚的美酒窖藏在曲深幽静的巷子内,等待有心人的发掘。不过如今若是到青岛旅行,想一饱口福大可不必再费周章的苦苦找寻,劈柴院的重新开张对于美食以及古院落爱好者可谓一大盛事。那这劈柴院究竟为何物,有如此之大魅力呢?劈柴院有个路名叫江宁路,德国占领青岛后,于1902年修建了此路。它是“人”字形,东端连着中山路,北边连北京路,西边通河北路。从上个世纪20年代中期,江宁路成了步行街,于是整条江宁路就叫劈柴院了。江宁路有二十几个院,整条街和几个院是商业、餐饮、娱乐集中的地区,像北京的老东安市场,是青岛人逛街的集中去处。至于劈柴院名字的来历,有人说,这里原先是个“劈柴市”,全是卖劈柴的。还有人说,这些劈柴除了供市民烧火做饭,还供应大窑沟窑炉烧制砖瓦等等。在刘筠的诗集《青岛百吟》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段注释:“劈柴院近中山路,最繁闹之区。院内皆劈柴架屋,故名。贵人不屑一顾,然房租轻而价廉,穷措大得往来其中焉。”这就是说,劈柴院是因为里面盖了许多临时的商用“劈柴屋”而得名的。这些“劈柴屋”,为一些老青岛人所熟知,大多是一些随意搭建的破板房,低矮潮湿。江宁路的主街上多是酒馆、饭店,除有元惠堂、李家饺子楼、张家坛子肉,多数是一些不起眼儿的小饭铺、糖果店、书场和游乐场。北街则是卖熟肉的,有德州扒鸡、福山烧鸡、南肚、酱肝等。论小吃,这里的锅饼、炉包、馄饨和豆腐脑最为有名,也最抢手。市民们来逛劈柴院,都是一边买着一边吃,一边吃着一边逛。正是因为这一原因,整修后重新开张的劈柴院保留了饮食与文娱结合这一特色,满足人们对美食及传统文艺的需求。同时,又融入多家新式美食店,例如极具青岛特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