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行政管理专业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试题2006-2007年第一学期一填空题1、行政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2、行政授权是指法律、法规将行政职权及行政职责的一部分或全部授权给非行政机关的社会组织行使的法律行为。3、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实施行政活动的组织。4、即进强制是指因情况紧急,为了达到预期的行政目的,行政主体不以相对方不履行义务为前提,即对相对方的人身自由和财产予以强制的活动和制度。5、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之间,行政主体与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为了实现行政管理的目的,依双方意思表示一致,而确立、变更或消灭相互权利与义务的协议。6、根据强制执行的对象分为财产、行为、人身三种执行方式。7、行为罚是指行政主体限制或剥夺违法行为人特定的行为能力制裁形式。8、行政赔偿是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因其行为违法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损害,由行政主体给予赔偿的法律制度。9、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理的办法。10、行政诉讼法是指有关调整人民法院和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以及所形成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11、行政诉讼证据是指在行政诉讼中用以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一切材料和事实。12、从法律意义上讲,行政立法程序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是:民主原则、效率原则二、单项选择题1、行政立法主体是指依法取得行政立法权,可以制定行政法规或行政规章的(B)。A依法行使职权的公务员B国家行政机关C被授权的组织D其他组织2、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的监督是(C)。A特殊行政监督B舆论监督C一般行政监督D执法监督3、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颁发营业执照,属于(C)A行政处置权B行政合同的签订权C行政许可权D行政确认权4、在我国解决行政争议的法律途径有(C)A由国家权力机关解决B向法院起诉或者向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反映来解决C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来解决D向法院起诉5、要式行政行为与不要式行政行为的划分依据的标准是(C)A行为适用和效力作用的对象的范围B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序C行为是否具行一定的法律形式D以行政行为是否以作为方式来表现6、行政机关委托某建筑队拆除违章建筑并向违章者征收拆除费用的行为是(C)A直接强制B即时强制C代执行D执行罚7、下列属于行政处罚行为的是(C)A查封、扣押B执行罚C没收D代执行8、行政规章有权设定警告和(C)A通报批评B责令具结悔过C一定数额的罚款D没收财物9、行政监督的主体是(A)A行政机关B立法机关C公安机关D司法机关10、行政复议机关在接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B)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A3日内B5日内C7日内D10日内三、多项选择题1、行政立法的效率原则一般是通过(AB)加以实现的。A时效制度B代理制度C听证制度D咨询制度2、行政相对方的义务包括(ACD)A服从行政管理的义务B参与行政管理的义务C协助行政主体执行公务的义务D遵循法定程序要求的义务3、下列行为中,属于行政行为的有(BC)A行政机关购买的办公用品B行下机关制定规范性文件C街道办事处与居委会签订卫生管理承包合同D天气预报4、在我国,国务院是(ABC)A最高国家行政机关B中央人民政府C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D最高国家机关5、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