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化学教学论实验——电解质溶液实验报告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班级:10级化教班组:第八组组员:王红梅(**********)汪婷(**********)魏琼(**********)单晓燕(**********)电解质溶液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解质溶液的化学原理,电极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及其产物;2、掌握离子迁移、电解水、电解饱和食盐水与电解氯化铜的实验演示技能;3、以及探究浓度、电压、电极对电解质溶液电解速率的影响。二、实验原理电解质溶液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溶液中的离子发生定向移动,即阴离子向阳极方向移动,阳离子向阴极方向移动。可以利用某些有色离子(如Cu2+,MnO4-等)的迁移来演示说明溶液中离子的迁移。氯化钠溶液在直流电场作用下,阳离子(即Na+和H+)移向阴极,阴离子(即Cl-和OH-)移向阳极。阳极反应:2Cl--2e==Cl2↑(氧化反应)阴极反应:2H++2e==H2↑(还原反应)总化学反应式:2NaCl+2H2O==2NaOH+H2↑+Cl2↑电解水的原理:阴极:4H﹢+4e﹣=2H2↑阳极:4OH﹣-4e﹣=O2↑+2H2O电解氯化铜溶液就是电解氯化铜本身:阳极:2Cl--2e-==Cl2↑阴极:Cu2++2e-==Cu总反应方程式为:CuCl2=Cu+Cl2↑实验用品仪器和材料:自制H形管(具支的滴定管)、小烧杯、U形管、漏斗、量筒、尖嘴玻璃管、滴定管、直流稳压电源、铁架台及附件、铁钉电极、回形针电极、保险丝电极弹簧夹、导线、碳棒电极、橡皮塞、橡皮管、托盘天平小试管玻璃棒火柴酒精灯药品:稀盐酸、1:7的硫酸、1;10的硫酸、饱和硫酸铜溶液、饱和食盐水溶液、%的高锰酸钾溶液、%稀硫酸酸化的硝酸钾溶液、1mol/L氯化铜溶液、酚酞试剂、淀粉碘化钾试纸、尿素。实验内容实验名称实验操作与步骤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及解释实验装置图注意事项离子的移动取一只洁净的U形管,向其中倒入含尿素的硫酸铜溶液和高锰酸钾溶液。该混合液的配制方法是:在8mL饱和硫酸铜溶液中,%的高锰酸钾溶液,加入2g尿素,%的硝酸钾溶液,使其高度各约为4cm左右。阳极区有一层紫红色溶液;而阴极区有一层淡淡的蓝色溶液,碳棒上附有一层少量红色物质,而且碳棒上有小气泡出现。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会发生定向迁移,即阳离子向阴极方向移动;阴离子向阳极方向移动;故而可以利用有色离子的迁移来说明溶液中离子的迁移。因而阳极区液面聚合大量的水合铜离子。阴极区聚合大量的MnO1、要待尿素完全溶解之后再加入到U形管中;2、加入硝酸钾溶液要左右轮流交替的加入保证两侧液面近乎一致,3、刚开始加入时要使硝酸钾沿U形管壁缓慢流下,这样可以保证液面清晰;4、电极要能触及到电解质溶液,电压为25V;5、所用硝酸钾溶液浓度要小;在距离分界面1cm处插入碳棒电极,接通电源,电压调至25V,10min后,观察U形管中的现象。-46、硫酸铜溶液易水解,配制硫酸铜溶液时要酸化。电解饱和食盐水1、在U形管中注入饱和食盐水约50ml,分别插入铁钉,碳棒做电极,铁钉与电源负极相连,碳棒与电源正极相连,电解前在阴极区滴入两滴酚酞溶液,用于检验阴极区的产物。2、接通低压直流电源20V,几分钟后,观察到阴极区的溶液变为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