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3
文档名称:

高等钢筋混凝土结构学.pptx

格式:pptx   大小:381KB   页数:5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等钢筋混凝土结构学.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19/2/22 文件大小:38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等钢筋混凝土结构学.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主要内容:一、概述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分类三、预应力损失四、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五、超静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六、横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概念2一、概述 1、预应力混凝土的概念预应力混凝土是预加应力混凝土的简称。从应力角度出发:预应力混凝土是根据需要人为地引入某一数值与分布的内应力,用以部分或全部抵消外荷载引起应力的一种加筋混凝土。从荷载角度出发:“预应力混凝土是根据需要人为地引入某—反向荷载,用以部分或全部抵消使用荷载的一种加筋混凝土”。预加应力也可理解为产生与使用荷载(外力)方向相反的预加反向荷载(反向力)。32、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抗裂性好;耐久性好、刚度大、变形小;可充分利用高强度材料;提高构件的抗剪能力;提高抗疲劳性能;构件质量好;施工较复杂,技术要求高。43、预应力混凝土的发展和应用1888年,德国工程师道伦()最早提出对混凝土结构施加预应力概念,但因当时材料强度太低而未获得实际结果。1928年,法国工程师弗奈西涅(E.)经长期研究后,明确了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对预应力巨大影响等问题并采用高强度钢丝(控制应力约大于400N/mm2),从而创造出在混凝土中建立有效预应力的方法,预应力混凝土才获得实际意义并真正开始应用到工程结构中。5早期预应力混凝土主要用于建造单层和多层房屋、电线杆、桩、油罐、公路和铁路桥梁、轨枕、压力管道、水塔、水池及水工建筑物等方面。随着预应力技术和材料的发展,现在它巳扩大到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压力容器、海洋结构、水工结构、电视塔、飞机跑道、大吨位船舶、核反应堆的保护壳等诸多领域。6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分类加筋混凝土——以钢材为配筋的混凝土结构。1、国外加筋混凝土结构的分类1970年国际预应力混凝土联合会(FIP)—欧洲混凝土委员会(CEB)建议,将加筋混凝土按预加应力的大小划分为如下四级:I级——全预应力。在全部荷载最不利组合下,截面混凝土不出现拉应力。Ⅱ级——有限预应力。在全部荷载最不利组合作用下,截面上混凝土允许出现拉应力,但不超过其抗拉强度(即不出现裂缝);在长期持续荷载作用下,混凝土不出现拉应力。Ⅲ级——部分预应力。在全部荷载最不利组合作用下,构件截面上混凝土允许出现裂缝,但裂缝宽度不超过规定容许值。Ⅳ级——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72、国内加筋混凝土结构的分类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全预应力混凝土——在使用荷载下,截面上不允许出现拉应力,c-pcII≤0。有限预应力混凝土——在使用荷载下截面受拉边缘允许产生拉应力,但拉应力不得超过ctγftk,即c-pcII≤ctγftk。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在使用荷载下允许出现裂缝,但对最大裂缝宽度加以限制,即c-pcII>ftk。钢筋混凝土结构8早期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大多设计成全预应力混凝土。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具有抗裂性好、刚度大等优点。但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点。适当降低预压力、设计成有限或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既克服了全预应力混凝土的缺点,又用预应力改善了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力性能,使开裂推迟、刚度增加,并减轻自重、降低造价。采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已成为加筋混凝土结构系列中的重要发展趋势。93、其它分类方法按预应力筋张拉方式分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按预应力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方式分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包括缓粘结预应力混凝);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按结构的约束条件分静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超静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10三、预应力损失预应力钢筋中建立起的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在构件施工及使用过程中将由于工艺和材性等原因不断降低,这就是预应力损失l。尽可能减少预应力损失并对其准确地估算,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重要问题。引起预应力损失的原因很多,而且许多因素相互制约、影响,精确计算十分困难。在结构设计时通常有两种考虑预应力钢筋应力损失的方法:一种是用近似的办法估算预应力损失值;另一种是采用分项计算然后按时序逐项迭加的办法。根据我国工程设计的经验,以采用后者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