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博山美食文化大搜罗
博山豆腐箱
一是博山豆腐香,传说是乾隆的老师,孙果老(孙廷铨)为招待下江南,特意来看望老师的乾隆皇帝准备的。先将豆腐切成方块,炸至金黄,从侧面切开,但不切断,将豆腐瓤挖出,做成箱子模样,装上荤、素馅,荤馅一般是肉加上海米、木耳剁成馅,素馅可将挖出的豆腐过油炒至金黄后,再加上海米、木耳成馅后,装入箱中,上笼蒸透后,水笋、醋、盐等勾芡,烧成汤汁,浇在豆腐箱上,然后加韭黄等出味,豆腐箱的做法同山西的风箱豆腐有些相似但从色泽及品味上远远胜之。
博山酥鱼锅
二是博山酥鱼锅,酥鱼锅是博山的传统名菜,也是春节过年家家招待酒客必备的食品。相传一长工在财主家负责做饭,到了年末准备回家过年,可财主不让走,长工一生气,将过年的买的所有的东西鸡、鸭、鱼、白菜、海带等一锅煮了,想从此撂了勺子不干了,没想到煮了五六个小时的锅端了出来,香气扑鼻,财主一吃,大声叫好,酥鱼锅的美名传扬开来。其时做博山酥鱼锅,比这远远要复杂得多。在材料的择取上是有讲究的,一般是由鸡(或五花肉)、猪蹄、鱼、鸡蛋、海带、白菜、冻豆腐等组成。一般鱼和鸡蛋要先过油炸了。在往锅里的摆放上要是有讲究的,首先在锅底要放上两块大猪腿骨,以防止糊锅,然后将鱼、肉、菜等一层层分别排到锅沿,然后再用白菜帮子像摺子一样圈一圈,再将各种菜一层层排上,最后仍然用白菜帮子覆盖其上,加上酱油、盐、醋、糖、黄酒、葱、姜等调料,先用急火煮得菜落实了,再用慢火?,大约五六个小时,汤尽菜烂,鱼肉飘香。
博山石蛤蟆水饺
石蛤蟆水饺源自于博山,是有名的博山水饺,水饺皮是方的。在以前的博山与莱芜交汇出的一个博山大集上, 有一家水饺店,此人做的博山水饺深受当地及往来商客的喜爱,每逢赶集必定吃此水饺。因门口有一个大石磨形似蛤蟆,往来的人就给店老板起了个外号叫做石蛤蟆,久而久之大家也就把水饺也叫成了石蛤蟆水饺,这就是山东淄博博山石蛤蟆水饺的由来。是山东名小吃之一。它制作精良,馅料考究,加工细致,造型如一个元宝。石蛤蟆水饺有两大主要特色,首先是皮薄,面皮厚薄均匀,煮熟后,馅子透过薄薄的饺子皮清晰可见;其次,馅大,用肉肥瘦比例得当,用料考究,海米、木耳、香油多而出味,外加蒜黄或者韭菜,味道鲜美而醇厚,肥而不腻。另外,下水饺的技术也有独到之处,水饺入锅后,火候掌握得法,在锅里不破皮,盛盘后不粘连。外加一碗配有小料的热饺子汤,就是所谓的“原汤化原食”,食客们边吃边喝,感觉十分熨帖。
石蛤蟆水饺
博山春卷
炸春卷,是一道博山本土时令菜。博山春季盛产香椿芽,清香扑鼻,远销海外。此菜春天放椿芽,其他季节放韭菜,外皮要炸酥、炸透,内里又要保持香椿芽的真味。所谓“淡中求美、清中求鲜、清鲜者即能脱俗超尘而真味出也。”上菜时带碗高汤,一来可使春卷酥软,二来可去掉油炸的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