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出口贸易利益流.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出口贸易利益流.doc

上传人:840122949 2019/2/24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出口贸易利益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出口贸易利益流失一、机理研究:商品的出口对出口国经济的一般影响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研究人员的计算,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每增加包括出口在内的支出1%,所导致的本国国民收入增加的百分比如下: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因此,在社会资源还没有充分利用的条件下,出口的增加会导致产值和就业的增加。正因为如此,各国都努力促进出口贸易,来提高本国的产值和就业水平。 。根据不同发展程度国家出口不同类别产品看来,出口对出口国经济的影响在长期内主要存在以下四种情况: (1)出口的增加造成经济的恶化。(2)出口的增加没有带来相应利益的增加。(3)出口的增加带来相应利益的增加。(4)出口的增加带来相应利益更大幅度的增加。二、中国出口贸易利益的流失中国是一个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统计显示,2006年,中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7604亿美元,是2002年的倍;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达到%,比2002年提高个百分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04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世界排名由2002年的第五位上升至第三位,2005和2006年继续稳居第三。2003年~2006年,我国仅服务贸易累计出口就达2738亿美元,年均增长%,高于同期世界平均出口增速个百分点。其中,2006年出口914亿美元,是2002年的倍,占全球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到%,比2002年提高了个百分点。近几年中国成为进出口总额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多年来经常项目都是顺差。但是,中国在巨额的出口贸易中,以及在长期的经常项目顺差中获得了多少贸易利益呢? 。从中国统计年鉴中可以看出,1980年至2006年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初级产品的出口总额在总出口中所占比例从%迅速下降到%,工业制品的比重从%急剧上升到%。前面的分析表明,工业制品的出口贸易利益大于初级产品。这意味着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出口贸易的利益相对来说在增加。 。1997年至2006年中国出口商品厂商结构表明,在中国的出口总额中,外商出口所占比重在稳步上升,从1997年的%上升到2006年的%。这表明从出口主体的收益来看,中国有超过50%的出口贸易利益是被外商投资企业所获得。外商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低价的租金,在中国开设工厂生产产品,将本来是本国的出口额转变为中国的出口额,它们从中可以获取更大的利润。当然,中国商品的出口中也不是毫无收益。中国获得的直接收益是:工人就业的工资收入、外资企业的赋税收入等。中国获得的间接收益是:外资企业需要在中国购买原料、材料、燃料、电力、半成品等,这将增加此类产品生产厂商的利益,并对中国的GDP产生一定的乘数效应。。在中国厂商出口贸易收益中,也不是全部被中国厂商所获得。中国厂商在生产出口产品的过程中,需要购买发达国家的设备、零部件、技术专利等,发达国家的厂商在中国厂商的出口中获得了很大一部分收益。在中国出口商品的价值链中,中国厂商只获得较少的一部分价值。一般来说,越是技术密集型出口商品,中国厂商获得的价值的比例就越小。三、结论及对策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中国连年经常项目顺差,出口总额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