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大保当小学数学教学案
年级
五
班级
1
课型
新授
课题
数的世界
主备教师
上课教师
备课时间
学习目标
,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数的所有倍数。 
。
重点难点
重点: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难点:体会倍数和因数的相互依存关系,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课前预习设计及相关
基础知识准备
回忆自己学过的数有哪些?
课堂学习设计
板题示标
见“课题”及“学习目标”
先学后教过程设计
一、板书课题(数的世界)
二、出示学习目标
,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数的所有倍数。 
。
三、出示自学指导
读教材2---3页,思考下列问题:
1. 仔细观察情境图,你能从中发现哪些数?并整理分类.
2. 举例说明什么样的数是自然数,说明样的数是整数?
3. 举例说一说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四、四、先学
(一)看书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二)检测(课本第3页)
选几名学生做向导,小组长负责检查一下是否做对了。
五、后教
总结:什么叫自然数,什么叫整数,以及因数、倍数。
课堂学习设计
当堂训练
达标检测
课堂练习册1--2页的内容。
课后延伸
有5个连续的自然数,?(从这5个连续自然数的平均数可以得到什么启发?)
板书设计
数的世界
自然数因数
整数倍数
5×4=20, 20是4和5的倍数,4和5是20 的因数。
教后反思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与参与的兴趣,引导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从生活中学习数学问题。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水果店里的数以后,在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如何合理分类,这样以小组讨论作为探索新知的起点,在小组合作学台。
大保当小学数学教学案
年级
五
班级
1
课型
新授
课题
2、5的倍数的特征
主备教师
艾继刚
上课教师
高侯娥
备课时间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2和5的倍数特征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2、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奇妙。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2、5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难点:灵活运用2、5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进行综合判断。
课前预习设计及相关
基础知识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堂学习设计
板题示标
见“课题”及“学习目标”
先学后教过程设计
板书课题
师:这一节课,老师要带领全体学生进行探索活动,探索的知识是“2、5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探索活动(一)——2、5的倍数的特征。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课件出示)
1、理解并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运用这些特征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和5的倍数。2、知道偶数和奇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偶数还是奇数。
师:有信心达到目标的同学请举手。(很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成功。下面请看自学指导。(出示)
三、自学指导(一)
1、独立操作:看课本第4页百数表,用○圈出5的倍数的数。
2、小组讨论:5的倍数有什么特点?
四、先学
1、看书
2、更正
个位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检测:课本第4页试一试。
五、自学指导(二)
1、在上面表格中找出2的倍数,做上记号,
2、小组讨论说一说这些数有什么特征。
3、自学什么叫偶数,什么叫奇数? 
六、先学
1、看书学习
2、检查学习情况(课件出示)
当堂训练
达标检测
六、当堂训练
练一练:
1、把下列数按要求填入圈内。
28  35  40  55  10  84  95  78  53  90
2的倍数有哪些?
5的倍数有哪些?
哪些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2的倍数有:28  40  10  84  78  90 
5的倍数有:35  40  55  10  95  90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40  90)
2、食品店运来85个面包,如果每2个装一袋,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