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土壤营养汇总陈武平.doc

格式:doc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土壤营养汇总陈武平.doc

上传人:wiztre 2013/11/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土壤营养汇总陈武平.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我国土壤pH值由西北向东南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大致表现为以北纬33⁰为界,长江以南多为酸性或强酸性土,长江以北为中性或碱性。
我国几种典型土壤的分布地区及其特点
类型
分布地区
特点
黑土
东北平原北部
土壤中富含腐殖质,比较肥沃
黄土
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土层深厚,但有机质含量不高,缺磷少氮,还有不少盐碱地、沙地。需要增施有机肥,补充磷肥、氮肥,防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旱、涝、碱、沙
红壤
长江以南的广大丘陵
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是我国南方的低产土壤之一,需要增施有机肥料,补充熟石灰加以改造
紫色土
四川盆地
自然肥力高,富含各种盐类及多种微量元素,酸碱条件适中,可在风化母岩上直接刨耕引种
水稻土
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以及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和台湾西部平原
在人类生产活动(长期种植水稻)中形成的特殊土壤。
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丰富,较肥沃,多呈青灰色
土壤反应与土壤养分的有效性
①,各种营养元素的有效度都较高,并适宜多数作物的生长。
②pH在微酸性、中性、碱性土壤中,氮、硫、钾的有效度高。
③pH6-7的土壤中,磷的有效度最高。当土壤酸度增加时,铁、铝、锰得活性增强,可溶性磷与它们形成难溶性化合物被固定,易形成磷酸铁、铝沉淀。当pH>7以上时,磷又与钙形成形成磷酸钙沉淀被固定。石灰性土壤钙往往妨碍植物对磷的吸收。
④在强酸和强碱土壤中,有效性钙和镁的含量低,~,有效度较高。
⑤铁、锰、铜、锌等微量元素有效度,在酸性和强酸性土壤中高;在pH>7的土壤中,活性铁、锰、铜、锌离子明显下降,并常常出现铁、锰离子的供应不足。
⑥在强酸性土壤中,钼的有效度低。pH>6时,其有效度增加。硼的有效度与pH关系较复杂,~,有效度均较低,~>,有效度较高。
土壤反应与微生物生命活动关系
在矿质土壤中,中性到为碱性环境里,细菌和放线菌较为活跃,当pH<,真菌有特别强的适应能力。但在微酸性环境里活性更强,硝化细菌和固氮菌在pH>。硫化细菌适应范围很广(酸性情况下土壤硝态氮缺乏)。
土壤环境pH 值高时,土壤胶体负电荷数量增多,相应于阳离子交换量也增加,土壤保肥性、供肥性增强。
土壤酸碱性对植物病虫害有很大的影响
因为地下害虫和某些病原菌要求一定范围的pH值环境条件。
白蚁喜酸性土壤。-,竹蝗喜欢在中性到pH5左右的土壤中产卵,而金龟子幼虫则喜欢碱性环境。
苗木,特别是喜酸性的针叶树,在中性到碱性的圃地上易发生猝倒病,,而十字花科的根肿瘤在酸性土壤上更易发生,向土壤施用石灰可控制这些病原体,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土壤PH与土壤微生物级元素有效性关系
,大多数营养元素的有效性都较高。
N、K 、S元素在微酸性、中性、碱性土壤中都较高。
P元素在中性土壤中有效性最高, pH<5和pH>7时有效性降低。
-,在强酸性和强碱性土壤中有效性较低。
Fe、Mn、Cu、Zn等微量元素有效性在酸性和强酸性高。
Mo在酸性土壤中有效性较低,pH>6时有效性增加。
土壤细菌和放线菌适宜中性和微碱性环境,真菌在酸性条件下占优势。
酸性土壤:易缺磷、钾、钙、镁、硼、锌、钼。
碱性土壤:易缺铁、硼、铜、锰、锌。
常见土壤营养元素的缺乏状况表
土壤类型
土壤pH<
土壤pH -
土壤pH>
沙土
氮、磷、钾、钙、镁、铜、
锌、钼
氮、镁、锰、硼、铜、

氮、镁、锰、硼、铜、
锌、铁
轻壤土
氮、磷、钾、钙、镁、铜、

氮、镁、锰、硼、铜
氮、镁、锰、硼、铜、

壤土
磷、钾、钼
锰、硼
锰、硼、铜、铁
粘壤土
磷、钾、钼

硼、锰
粘土
磷、钼
硼、锰
硼、锰
髙有机质土
磷、锌、铜
锰、锌、铜
锰、锌、铜
白浆土

镁、铜
镁、铜
备种营养元素的主理作用
氮:是构成植物体的最小单位—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氮在蛋白质中约含:6~18%。氮也是时绿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此外,植物体内所含的维生素、激素、生物碱等有机物中也含有氮素。氮一般积集在幼嫩的部位和种子里。当氮素供应充足时,植物的茎叶繁茂、时色深绿、延迟落叶;反之,氮素不足,植株就矮小,下部叶片首先缺绿变黄,逐步向上扩展,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