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常见中药中毒症状与解毒方法
方淑慧
2010-5-29
麻黄一、诊断麻黄碱易自消化道吸收,其毒理作用为抑制丁氨基氧化酶的活性,引起交感神经系统兴奋。-2h出现症状:头痛、颜面潮红、出汗、恶心、烦躁不安、心动过速、血压升高、视物不清、尿潴留、心律失常,甚至惊厥。
二、治疗1、中药治疗: 催吐:,然后用手指刺激咽部催吐。 导泻:大黄9g,厚朴6g,木香6g,元明粉15g,甘草6g,水煎两次,合在一起,分两次服完。每4小时一次。 解毒:绿豆15g,甘草30g,加水煎取300ml,每2h服150ml,连服3~5剂。
2、西药治疗: 用1:4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 立即皮下注射阿托品1mg,15min后视病情可重复注射一次。 镇静剂:,或口服氯丙嗪25-50mg,3/日,或水合氯醛20ml灌肠。 补液。 忌用氨茶碱,因其与麻黄碱有协同作用。
一、诊断细辛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一过性兴奋,继而中枢神经转为抑制,特别是呼吸系统抑制。先出现头痛、呼吸急迫、烦躁不安、瞳孔散大,体温、血压升高,肌肉紧张,继而出现牙关紧闭,角弓反张,意识不清,四肢抽搐,最后呼吸麻痹而死亡。
二、治疗1、中药治疗:排毒,立即给予催吐,洗胃及导泻,同时补液促进毒物排泄。2、西药治疗: 对症治疗:~,2/日,抗惊厥。 尿闭时应进行导尿,或口服双氢克尿塞50mg,3/日。巴豆
一、诊断巴豆含巴豆油毒素,是一种峻泻剂,对胃肠道粘膜具有强烈的刺激、腐蚀作用,可引起出血性胃肠炎。食入后口、咽、食道有烧灼感,腹痛,恶心,呕吐,剧烈腹泻,脱水,休克,体温升高,蛋白尿。二、治疗立即以温水洗胃,但动作要轻,蛋清或冷米汤内服,以保护胃粘膜。狼毒
一、诊断狼毒具有强烈刺激性,接触皮肤能引起炎症。内服过量引起急性泄泻,甚至呼吸麻痹死亡。引起口腔及咽喉肿痛,血压下降,烦躁。严重时精神失常,眩晕,举步不稳,痉挛等。二、治疗1、洗胃,2、可口服活性碳。3、补液,4、服止泻药。5、烦躁者服镇静剂。
苦楝一、诊断苦楝素对消化道有刺激作用,对肝脏有损害,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泄、黄疸,肝脏肿大,肝功能受损,心率及休克。二、治疗1、排毒:催吐、洗胃、导泻及补液等措施。2、对症治疗:保肝,纠正休克及心衰,控制惊厥。
槟榔槟榔过量能引起流涎、呕吐,利尿、昏睡及惊厥等。因内服引起中毒可用1:4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并注射阿托品。半夏一、诊断制半夏具有抑制咳嗽和呕吐中枢的作用,生半夏对皮肤和粘膜有腐蚀性。临床表现为口、舌、咽喉灼痛、肿大,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头痛,轻度发烧,出汗,舌运动不灵活,味觉丧失,腹痛,心悸,面色苍白,严重时喉头痉挛,呼吸中枢麻痹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