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长沙窑出土的纪年瓷.docx

格式:docx   大小:36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长沙窑出土的纪年瓷.docx

上传人:资料分享 2019/4/11 文件大小: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长沙窑出土的纪年瓷.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长沙窑出土的纪年瓷“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回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这首名为《石渚》的诗词出自晚唐诗人李群玉之手,诗名“石渚”即是今长沙窑所处之石渚湖一带,而整篇诗文则描绘了长沙窑兴盛时期的概况,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首明确记载长沙窑的诗词。根据考古调查和发掘得知,长沙窑是在湘阴窑基础上烧造的,兴起于八世纪末至几世纪初叶,盛于晚唐,衰落丁五代。长沙窑的产品以釉下彩和诗文题记装饰为世人所叹,其中在瓷器上书写诗文题记更是中国陶瓷中首创。在这些诗文题记中,常见的多是诗词和谚语,除此之外,还有少部分具有纪年性质的文字,这些文字对研究长沙窑的兴起及衰落时间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湖南省博物馆副馆长李建毛先生在《湖湘陶瓷(二)・长沙窑卷》中就提出这些纪年文字印证了长沙窑兴起时间晚于公元八世纪中叶,并认为从长沙窑瓷上的纪年也可以看出其兴衰轨迹。下列长沙市博物馆藏十件带有纪年文字的器物略作介绍。唐长沙窑“元和三年”陶耳范(图一),,,。耳范呈长方体,四角收刹。陶范两面各有一罐耳的范制,耳范上部为长方形状,中间饰有仿金银器的铆钉;耳范下方呈不规则五边形,并且在上面有五个较浅的小眼。耳范四侧逆时针阴刻有四行文字,分别是“元和三年”、“正月卅”、“日造此印子”、“田工口宰记”。“元和”是唐宪宗李纯的年号(806-820AD),根据这四行文字我们可以知道这件陶范是宪宗“元和三年”(808AD)正月三十南田工口宰制造的。1978年长沙市望城区书堂乡都司坡出土。唐长沙窑青釉褐彩“元和十六载”诗词壶(图二),,,。颈以上均为修复,器身呈瓜棱形,丰肩,下腹稍内敛,器表施青釉,底部无釉,施釉比较薄且较均匀,釉面较有光泽。腹流下题诗一首,字呈浅褐色,其内容为:“后岁迎乃岁,新天接旧天。元和十六载,长庆一千年”。根据学者研究,此诗为“贺岁”诗。按年号记载,“元和”实际上只有十五年,而诗中所书“元和十六载”则应为“长庆元年”(821AD),“长庆”为唐穆宗李恒的年号(821-824AD)。诗的前两句是辞旧迎新的意思,而后两句又是写的同一年号。笔者认为唐人当时写诗时心情一定是高兴而愉快的,他在诗里写的并不是“长庆元年”,而是希望“长庆”是“一千年”,实际上字里行间也包涵着“吉祥”之意。在《全唐诗》里,用“百年”、“千年”表述的吉祥语常见。长沙市望城区窑址出土。唐长沙窑“大和五年”三器耳陶范(图三),,,。陶范呈长方体,圆角,正背两面纹饰相同,上方刻一朵云纹,下方两角各刻一朵云纹,中心位置凹刻矛纹贴花,矛头刻三个圆点纹,中间一凹槽,矛尾中间饰一圆形小柱;立体侧面,一面凹刻矛纹,同正背面矛纹一致,并刻写:“大和五年十二月六日造”十字;对称面刻一朵云纹,云纹下刻写:“廖晏印”三字。“廖”字右上角刻一小字“王”。上下两端刻饰五个一组的圆圈纹。“大和”是唐文宗李昂年号(827-835AD),“廖晏印”据推测为一位叫做廖晏的制作者,那么这块陶范应该就是唐文宗“大和五年十二月六日”(831AD)由一位叫廖晏的制作者制造的。1978年长沙市望城区书堂乡窑址采集。唐长沙窑“会昌六年”纪年印模(图四),,宽6厘米,。陶模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