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让爱走进学生的体育世界
———体育课堂如何吸引学生
阎虎虎(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云田小学748101)
近年来,社会各阶层特别是学校和家长都在片面追求升学率,在这种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现象,甚至在体育课上也同样出现有学生“厌学”的情况。其实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会看到,在体育类的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身心投入。可见,小学生并不是从内心里去讨厌体育活动或者体育课的。厌学只是对一些体育老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因此,如何上好体育课,如何让体育课能够吸引住学生,就成为我们从事体育教学的老师们一个非常值得也应该认真去研究、探讨的课题了。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呢?在我的体育教学中,我的做法和体会是: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区别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求得最好的发展,使人人都有“成就感”,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及时把学练过程中
的问题加以总结,反馈教学信息,教师及时修正教学目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让学生体会成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予以肯定,对学生而言既是压力、又是动力,有了教师对学生的肯定,他们就会在学练过程中努力克服遇到的困难,去认真完成每一个动作练习。在宽松的环境中,学生自觉地进行学练,变教师要学生学为学生自己要学。自己的爱好、自己的喜欢项目,学生总会有一种向上心理。在遇到困难挫折以后,他们会自己想办法来解决问题,这就促使他们进行思考,采用各种办法去解决问题,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体育课表演的技巧性、和谐性和美感愉悦性的特点,就是教师内在的人格显露。教师的表演同演员一样在声、神、行等方面具有艺术修养,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真实情感,只不过不像演员那样“自我”罢了。我认为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与其责怪学生,不如反问自己。要使体育教学有实效,第一要紧的是要把学生的心吸引过来,使学生愿意学、乐于学、想去学。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便形成合力,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共鸣。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变换教学方法,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体育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解动作概念、要领,示范,然后学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方法单调,吸引不住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如果采用游戏或者竞赛形式,就会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达到了寓教于学的目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法,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常变常新,步步深入,始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游戏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传统游戏的教学,比如踢毽子、老鹰抓小鸡等等,这些游戏能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一方面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低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热衷于小型竞赛,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如:当学生掌握快速跑动作后,就可以组织他们进行直线接力跑、十字接力跑;单脚跳可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