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考工记参考资料.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考工记参考资料.doc

上传人:雾里行舟 2019/4/29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考工记参考资料.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螇考工记***袂国有六职,百工[1]与居一焉。或坐而论道,或作而行之,或审曲面势[2],以饬[3]五材[4],以辨民器,或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或饬力以长地财,或治丝麻[5]以成之。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审曲面执,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谓之商旅;饬力以长地财,谓之农夫;治丝麻以成之,谓之妇功[6]。粤[7]无鏄[8],燕[9]无函[10],秦[11]无庐[12],胡[13]无弓车[14]。粤之无鏄也,非无庐也,夫人而能为庐也;燕之无函也,非无函也,夫人而能为函也;秦之无庐也,非无庐也,夫人而能为庐也;胡之无弓车也,非无弓车也,夫人而能为弓车也。知者[15]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袂膈注释:蚄[1]百工:周代职官名。指主管营建制造等事的官。汉郑玄注《考工记》:“百工,司室事官之属,……司空掌营城郭,建都邑,立社稷宗庙,遣宫室车服器械监百工者。”在其它场合,《庄子·徐无鬼》:“庶人有旦暮之业则劝,百工有器械之巧则壮。”袅[2]审曲面势:考察材料的曲直纹理、阴阳向背、形状等特点。势原作“执”。羂[3]饬:饬(音读赤),整顿,整治。薈[4]五材:五种物质。按阴阳五行说,“五材”指金、木、水、火、土。郑玄根据《考工记》所说的分工原则,认为此处“五材”指金、木、皮、玉、土。莆[5]麻:古代专指***。草本植物,高[1]至[2]米,茎皮为重要纤维,种子含脂肪油、蛋白质,可食用。***原产于亚洲,古代在中国、中亚细亚和西伯利亚均被利用,公元前[[15]]00年左右传入欧洲。中国在商代时已用***织布。***纤维品质雄雌有别,雄株织布质佳,雌株粗硬不洁白,古代多用于作丧服。蚃[6]妇功:女功,又称女红,指纺织、缝纫等工作。肂[7]粤:同“越”,春秋战国时国名,疆域包括今浙江北部、江苏大部和安徽、江西的一部分,建都会稽(今浙江绍兴)。粤国青铜冶铸,特别是青铜兵器制造曾居当时列国的先进水平。郑玄认为:“粤地涂泥,多草秽,而山出金锡,铸冶之业,田器尤多。”罿[8]无铸:博,锄田去草的青铜茯具。也为先秦时青铜农具的统称。无礴,意思是没有专门制铸的工匠。螄[9]燕:公元前[[11]]世纪周分封的诸侯国,在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端,建都蓟(今北京城西南)。战国时成为七雄之一。燕国拥有制造皮甲的先进技术,皮甲制造业兴直。莂[10]无函:函,皮甲或铠甲。无函,意思是没有专门制函的工匠。《考工记》仅有制皮甲的记载,没有关于铁铠的明确记载。膂[11]秦:古国名。秦襄公(公元前777-前766年在位)时被周平王(公元前770-前[720]年在位)封为诸侯。占有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端,春秋时建都于雍(今陕西凤翔东南)。秦国注重车战,善用长兵器,长兵器的柄杆制造发达。膆[12]无庐:庐,指戈、戟、矛等长兵器的复合竹木柄。无庐,意思是没有专门制庐器的工匠。蒆[13]胡:戎狄,中国古代北方和西北方游牧少数民族的通称。戎狄称胡始于战国。膁[14]无弓车:意思是没有专门制弓的工匠和专门制车的工匠。近几十年来,在内蒙古阴山、乌兰察布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上已发现古车的岩画数十处。考古发现表明,当时蒙古高原,特别是内蒙古草原已广泛使用车辆,造车、制弓业比较发达(参见盖山林:“蒙古高原青铜时代的车辆岩画”,《中国少数民族科技史研究》第一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膂[15]知:同智。智者,聪明、有才能的人。薇羄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材美工巧,然而不良,则不时,不得地气也。橘逾淮[1]而北为枳[2],鸜鹆[3]不逾济[4],貉[5]逾汶[6]则死,此地气[7]然也;郑[8]之刀,宋[9]之斤[10],鲁[11]之削,吴[13]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燕[14]之角,荆[15]之干[16],妢胡[17]之笴[18],吴粤之金锡,此材之美者也。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石有时以泐[19],水有时以凝,有时以泽,此天时也。膄芁注释:羈[1]淮:淮河。蚆[2]枳:又名枸橘,臭橘。芸香科,小乔木,高1至5米,树冠伞形或圆头形。枝绿色,嫩枝扁,有纵棱,刺长达4厘米,果近圆球形或梨形,,。枳可与柑橘属及金橘属植物杂交。有人以为这种杂交橘仍保持有枳的遗传特性,再种还会成为枳。也有人认为将杂交橘移植到淮河以北,冬天必被冻死,而枳木仍能存活,生长为枳树。“橘逾淮而北为枳”,反映了古人对植物有适应性的认识。而“橘化为枳”、“橘淮北枳”后世流传,用作因环境不同而引起变化的比喻。羃[3]鹦鹆:鹤鹆(音读渠玉),鸟名,俗称“八哥”,也作“鸲鹆”。据史书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