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加强静脉穿刺相关护理技术减少皮下血肿的发生宋秀萍(辽宁省铁岭市中心血站112000)【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4-0287-02【关键词】静脉穿刺技术静脉穿刺部位按压方法拇指支撑三指按压法皮下血肿血液采集(BloodCollection)是血站最基木的业务之一。通过静脉穿刺采集血液会给献血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所以采血护士必须具备扎实过硬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1肘部常用穿刺静脉穿刺的选择采血护上通常选取肘部三条主要静脉作为首选穿刺静脉,分別为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和头静脉。[图1]肘部浅静脉示意图[1]2静脉穿刺技巧注重穿刺部位选择:头静脉(CephalicVein)是肘窝咅B较大的静脉,易滑动,如果下端分支的小静脉也比较清晰,可以在两个分支静脉的夹角处进针,破皮后直接快速刺入头静脉。前方的头静脉刚好位于左手绷紧皮肤的压力下,血管进针部位相对稳定,不易滑针。把握穿刺角度:肘正中静脉(MedianBasilicaVein),位于肘窝正中,与头静脉和贵要静脉分别吻合,皮下组织丰富,比较稳定。但也正是其特殊的解剖位置,献血者的肘正中静脉一般沿上臂肱二头肌内侧下缘向上走行与贵要静脉吻合,这样的血管走行使整个静脉的角度和深浅度发牛了变化。在穿刺这样的静脉时要适当加大穿刺进针角度,切忌针头进入血管后,水平向前推进,因为这样针头极易刺穿静脉,引起血肿和穿刺失败。当然穿刺角度也不要超过血管走行的角度,那样针头会穿透血管,引起组织深部血肿。稳定穿刺静脉:贵要静脉(BasilicVein)也是献血穿刺的常用静脉,由于皮下脂肪少,血管较易滑动。穿刺吋,要用左手拇指绷紧血管下段皮肤,稳定静脉,缩小穿刺角度,进针宜快,以免岀现血肿或有血液飞溅。良好的职业素养:献血者肘部静脉的情况千差万别。所以采血护士在穿刺前,要选择适合献血的血管。并要重点关注血管的弹性、走向、管腔的宽度、皮下组织的厚度,血管走行角度和深度的变化及静脉血量供应情况,对于有穿刺难度的静脉,要对上述各项在脑中形成清晰、直观的图象,穿刺吋不能一味求快,穿刺过程中要注意根据穿刺前对静脉的掌握情况及手感阻力情况,适当的调节针头的角度,才能保证穿刺成功。高超的静脉穿刺技术可以减轻献血者对于献血的恐惧,避免皮下血肿,保证血液质量。3有效的静脉穿刺部位按压方法有效的穿刺部位按压,是避免形成皮下血肿的关键。在多年的采血实践中,我站采血护士总结出了有效的“拇指支撑三指按压法”:将献血者健侧拇指置于肘部穿刺部位手臂的正下方,做为支点,其余四指按压在献血穿刺部位无菌棉帖的上方,以中指第二个关节为施力中心,与皮肤针眼垂直,上下各延一指宽度共同施力。刚好形成健侧手握住穿刺部位手臂的状态。如果不利用拇指做为支点,三指按压会非常吃力,而且不能以相同的压力持续达到我们要求按压的时间(8-10分钟)。拇指做为支点,三指按压符合人体力学和物理学中杠杆的原理。可以让献血者放松健侧上臂的肌肉,只要腕部和手部适当用力即可顺利完成按压。按压的吋间我们确定为8-10分钟。在实际采血过程中即使按压达到5分钟止血离开的献血者,也偶尔会出现穿刺部位再次出血的可能。所以适当的延长按压时间会很大程度上避免皮下血肿的产生。按压压力要适中。正常人平卧吋,肘部静脉压为4—14厘米水柱,静脉压也会随体位的改变发生轻微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