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怒掷酒瓶振国威,香惊四座夺金奖”——国酒茅台的故事.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怒掷酒瓶振国威,香惊四座夺金奖”——国酒茅台的故事.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4/1/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怒掷酒瓶振国威,香惊四座夺金奖”——国酒茅台的故事.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怒掷酒瓶振国威,香惊四座夺金奖”——国酒茅台的故事
1915年的春天,茅台酒的醇醇酱香飘出了国门,飘到了遥远的美利坚,飘醉了全世界的人们。那枚如今早已成为古董却仍闪耀着傲人光芒的奖牌,无声的宣告着茅台的光荣与梦想,铭刻着90年前的世纪震撼。“怒掷酒瓶振国威,香惊四座夺金奖”的传奇应从一个世纪前说起……
举国振奋的赛事
巴拿马运河地处于美洲巴拿马共和国中部,运河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沟通太平洋与大西洋的要塞通道。1880年1月1日,法国“全球巴拿马洋际公司”宣布正式开工挖掘巴拿马运河,后因流行病发生,加上财困难,工程于1889年停顿,1901年美国获得开凿、经营、管理巴拿马运河的特权,运河于1914年竣工,1915年通航。为了庆祝巴拿马运河建成通航,美国国会在1912年初通过决议,1915年在加利福尼亚的旧金山市举办巴拿马国际博览会。
1912年3月,北洋收到了当时美国总统塔夫托发来的参加博览会的邀请书,接着,美国又特派了专员来到中国“劝导中国商赴赛”,在一系列的宣传和广泛传播下,中国方和间对巴拿马博览会都有了强烈的反响,都纷纷认为这是中国各界进行观摩、学****与世界交流的好机会。在全国上下的这种共识和一片呼声中,北洋在1913年5月的时候,作出了参展决定。
于是,为了中华族的形象与荣誉,举国上下奔走忙碌,这即将举行的博览会仿佛在当时混乱的时局里注入了一股凝聚人心的力量。当时中华国的大总统袁世凯批示,由工商部、农林部、教育部、财部负责筹备博览会的有关事项,并成立了“巴拿马赛会事务局”,编订有关的办事章程和中国赴赛展品的分类方法,以及联络并动员各省筹办参展产品;而各省也先后成立了“赴赛出品协会”,负责征集本地的优质产品。筹赛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大张旗鼓地展开,关心中国实业的各界人士纷纷对此献计献策。当时的报纸、杂志也把筹赛的事情作为新闻的热点,争相报道。筛选展品方面,本着凡是能体现中国国格,增添中国荣光的产品,要大力倡导参赛;凡是粗劣、陋俗以及带有国耻的商品,一律不准许参展的原则,来自全国19个省,由各机关团体出品或著名出品家出品的10余万种参赛物品,陆续通过审查。贵州省以“茅台造酒公司”的名义,推荐了“成义”、“荣和”两家作坊的茅台酒样酒参展,殊不知,这一步创造了一个“东方神话”。
金牌传奇的辉煌
1915年3月9日,中国馆正式开幕后,巴拿马博览会逐步进入高潮。当时,以农业产品为主力的中国展品,一开始是没有多少特别吸引力的,每日参观者不是很多。茅台酒更是装在一种深褐色的陶罐中,包装本身就较为简陋土气,几乎无人问津,展台前门可罗雀,我爱国代表急中生智,拿起一瓶茅台酒佯装失手,酒瓶嘭的破在地上,陶罐一破,茅台酒顿时酒香四溢,优雅细腻的酱香弥漫了整个会场。
中国赴赛监督陈琪等人在南洋劝业会评奖时就品尝过茅台酒,在旧金山中华会馆的宴请中喝的也是茅台酒,知道茅台酒具有酱香馥郁、空杯留香的特点。于是灵机一动,建议把一瓶茅台酒分置于几个空酒瓶中,并去掉盖子,敞开酒瓶口,旁边再放上几只酒杯,任茅台酒挥洒香气,供专业人士品尝。敞开的茅台酒因酒及其香充分暴露,更为浓郁。此举果然非常有效,博览会会场里的参观者们纷纷寻香而来,更有好奇者顺手拿起酒杯,争相倒酒品尝,一致
“咂咂”交口叫绝。展馆内一时人头攒涌,热非凡,很快产生了轰动效应。中国展品以农产品为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