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孝”与当代“孝育”.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孝”与当代“孝育”.docx

上传人:小点 2019/5/18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孝”与当代“孝育”.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孝”与当代“孝育”             宗长玲算起来,真正意义上接触传统文化已经有两年的时间了。其实,这么算也不见得正确,因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毕竟,文化是一个连续的传递过程。就好比我高中的一个历史老师讲的“无论世家子弟还是山野村夫,无论略识文字还是一字不识,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显现儒家文化的教养”。这句话,我是感受越来越深。一种思想理念在中华大地上延续了几千年,这里的人民哪里还可能不会受到影响呢?虽然传统文化在近代屡遭浩劫,她还是在中国大地上有很强的生命力。我的父母曾经在这方面教育了我很多,为人处世,以及一些礼仪都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了。这么算来,我已经有起码二十一年接触传统文化了。为此,我认为在校园中开展《弟子归》是大有必要的,因为当代的孩子接受传统的文化教育少,张扬、以自我为中心,对长辈缺少必要的尊敬,,而《弟子规》包含了《孝经》《礼》等传统思想,特别是在行动方面做了规范。突出人本思想,突出人文关怀,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学****经典也就显得尤其必要。一、“孝”与公民道德建设孝,作为一种基础道德,它与公民道德各个要素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正如《礼记》所云:“仁爱、守礼、正义、信实、自强等行为,皆本于孝道”。中国的孝道,是“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是家庭美德的核心,社会公德的根基,社会稳定、国家发展的一种精神动力。《》曰:“民知尊老、敬老,而后乃能入孝弟。民入孝弟、出尊长,而后成教。成教而后国可安也”,《孟子•离娄上》也讲:“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孝是爱心。孝是人间一种普遍存在的情感,它以爱为基础,又生博爱。亲情之爱,可以延伸。“爱由亲生”,“泛爱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当代教师提出,“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不爱其亲、何以爱他人,不敬其亲,何以敬他人。爱国,源于爱家。爱家,在于孝敬亲亲。一个不“孝”父母的人,何以爱人民、爱祖国。因此,孝可以从“私德”转向“公德”;从家庭伦理,转向政治伦理。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培育青少年以爱国主义主义为中心的民族精神,要从“孝育”和爱父母、爱家庭开始。孝是责任。是对家庭父母长辈的责任,这是一种以回报父母养育之恩为核心的责任,是无私、无怨、无悔,一片赤诚的回报。“移孝作忠”,忠孝相连。忠的本质是责任。孝于亲、忠于国、信于友,在家尽孝、在国尽忠,忠于事、忠于职、“尽忠职守”,在国与家之间“忠孝不能两全”时“舍家为国”。家庭的责任可以转化为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因此,古有“求忠臣于孝子之门”、“举孝廉”的传统理念与“吏制”。而今,有的省、市选拔干部,有的企业选择雇员,也把“孝”作为一个条件。可见,行孝的人,容易得到朋友、群众和上级领导的信任。建设一个有责任的社会,培育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与“敬业奉献”的意识,要从“孝育”和培养家庭责任开始。孝是诚敬。子女对父母有一种赤诚之心。欺骗父母的逆子,不会成为以诚待人、诚实守信的好公民,往往变成社会的败类;敬,是孝道的核心。对父母只有“养”没有“敬”,如同饲养犬马。孔子讲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