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孔孟食道.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孔孟食道.doc

上传人:水中望月 2019/5/26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孔孟食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蚁孔孟食道对现代生活的影响蚇胡雨洪螅薅中国饮食色香味俱佳,满足眼口鼻等感官,饮食文化更是历史悠久,滋润心灵。孔子和孟子作为儒学的至圣和亚圣,奠定了儒家饮食文化在传统饮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在当代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聿好美之心,人皆有之,对美食的追求是人的本能之一。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论语》)事实如此,米舂得越精越口感好,肉切得越细越入味。美食越精细,制作和烹饪耗费的时间和心思越多,蕴含的敬意也越浓。"鱼亦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孟子》)鱼肉和熊掌都是喜欢吃的美食,但是非得二选一时,孟子当然选择更加珍贵、更加难得的美味佳肴——熊掌。孔子对饮食的“挑剔”流传千古。“食殪而餲,鱼馁而内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乡党》)孔子对色香味要求严格:颜色难看不吃,腐烂发臭的食物不吃,气味难闻的食物不吃,没有调味酱不吃。孔子对吃多吃少有讲究:肉虽多,但不多过主食;只有酒不限量,但不能喝醉;吃完了,姜不撤除,但不多吃。孔子认为饮食要应时、守礼:不合时节的食物和不按一定方法切割的肉,不吃;孔子饮食注意卫生,从市场上买来的酒肉,不吃。蚀人活着,要好好饮食、安全饮食。《礼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饮食是人正常的“七情”之一,要好好对待,否则病从口入。孔子不吃***的食物和从市场上买的食物,这是为了饮食安全起见。随着食品生产的工业化、规模化,就餐方式的方便快捷化等,大多时候,我们无暇顾及味觉的感受力。日常食品越来越丰富,但良莠不齐的饮食市场使我们对吃的东西越来越疑惑不安。精益求精的美食追求,是千年来中国饮食得以发展的源动力,影响深远。当今,鲁、川、粤、闽、苏、浙、湘、徽等八大菜系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立足于地域特色,菜品不断推陈出新,给天下好吃者带来口福。人们消费水平提高,有条件去追求美食。但是,某些人忘记了作为君子,对于禽兽“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梁惠王上》),这些饕餮者,追求美食猎奇求怪到变态地步,如吃猴脑、吃果子狸等。虽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2003年的非典是源于食用果子狸,但是那场恐怖的传染疾病足以警醒后人。追求食物必须尊重生态,可持续发展。《礼记》记载“天子不合围”意思是不要四面围攻打尽猎物,而要让出一面,使能逃走的逃走。又《孟子》:“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材木不可胜用矣。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反对涸泽而渔,毁坏山林。我们要保护野生动物,不可赶尽杀绝,不可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就不会“养生丧死无憾”,而是遗憾很多。在先秦,生产力水平有限,以五谷为主,肉类不多,一般老百姓难以见到。“庶人无故不食珍”。在家庭日常饮食中,“先生撰”即让年长的人先吃。在乡饮酒礼中,“仗者出”即让年长的人先离席。各朝重视不同形式的养老礼,保障老年人饮食。先秦由于物质资料不足,百姓人家,有肉先满足老人,老人死后守孝三年,非病只能喝粥,表情哀戚,还要维系不断地祭祀。当代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无神论意识加强,对待老人,观念应该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