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安庆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18-2022年)前言党的十九大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全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个基本方略之一,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并把“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写入了党章。各级党委政府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位置,作出一系列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和决策部署,为建设美丽中同志指出,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坚持系统思维,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确保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各项建设协调推进。近年来,安徽省认真贯彻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努力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支撑更长时期、更高质量的发展。在经济总量突破两万亿大关、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情况下,江淮大地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2016年以来,安徽省先后出台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实施方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试行)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不断织密生态保护“制度笼子”,压实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责任,切实用制度守护好青山绿水。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素有“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美誉,是中国“黄梅戏之乡”、国粹京剧的起源地。安庆市是皖西南区域中心城市,也是长三角城市群主要成员之一,长江经济带通关一体化核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近年来,安庆市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紧紧围绕“生态强市”奋斗目标,积极抢抓省委、省政府支持皖江城市带建设的政策机遇,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全面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建成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信用建设示范城市、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市和全国文明城市。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提升安庆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安庆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编制《安庆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要求,在深刻把握安庆生态文明建设现实状况与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重点工程,是指导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基础性和纲领性文件。规划期为2018至2022年,其中,近期:2018-2020年;远期:2020-2022年。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的决策部署,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不断提升安庆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编制本规划,作为指导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基础性和纲领性文件。第二条规划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关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思想,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快改变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劳动力、土地和资源等物质生产要素投入的局面,把经济绿色化内化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和抓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坚持聚焦富民、共享发展,奋力谱写好“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安庆篇章。。将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作为优先任务,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保护与修复,切实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稳定性,逐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牢固确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摒弃牺牲环境换取增长的方式,坚持在保护中发展,积极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积极构建完善的绿色经济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形成区域特色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把以人为本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生态宜居核心价值观,倡导绿色生活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