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鄂伦春族狩猎禁忌的生态文化意蕴.doc

格式:doc   大小:47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鄂伦春族狩猎禁忌的生态文化意蕴.doc

上传人:sftnqws018 2019/6/16 文件大小: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鄂伦春族狩猎禁忌的生态文化意蕴.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鄂伦春族狩猎禁忌的生态文化意蕴摘要:鄂伦春人通过传统的狩猎禁忌维持着生态平衡,维护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存关系,保护着养育自身的生态环境。这些****惯不成文“环境保护法”的效力长久,而且为氏族全体成员遵守。力图从生态价值观与生态道德观层面阐述鄂伦春族狩猎禁忌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的功能与价值,实践证明鄂伦春族生态文化传统值得借鉴、继承与发扬。关键词:狩猎禁忌;生态价值;生态道德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1-0160-02 禁忌属于心理民俗与信仰民俗。作为以狩猎为生存方式的鄂伦春族而言,狩猎禁忌贯穿于鄂伦春族生活的整个脉络,众多的狩猎禁忌基于族人对大自然的尊重、关爱与敬畏,鄂伦春族文学文本中体现了神、自然与人三方的平等、友好与依存关系。鄂伦春族是大兴安岭真正的主人,鄂伦春族在生产与生活中的狩猎禁忌,保护了大兴安岭珍禽异兽与植物的自然生长,保持着原始森林生物的多样性,维护了自然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保障了大兴安岭地区的生态旅游资源。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鄂伦春族是一个长期生活于大兴安岭山脉的狩猎民族,祖祖辈辈过着“靠山吃山”的生活,这种生存方式注定了族人对生态环境的依赖。自远古时代起,鄂伦春人就对大自然怀有神秘而复杂的崇信情愫,在族人的意识深处几乎每类物种都有神灵,族人有关的一切行事都要祭祀该神,鄂伦春人正是通过一系列禁忌保护自然生态的。鄂伦春人的狩猎禁忌是与神圣事物的观念与意识相伴而生的,源于人们相信超自然的力量,遵守禁忌的族人以为由于类似或接触的缘故,若触犯了种种神秘的禁令,不幸的结果必然会降临。一个民族的禁忌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生存环境与生活方式相互适应的结果。“禁忌”一词原系波利尼西亚的土语,由于世界各民族都有这种信仰,所以便被人类学家当作通用名词,“‘答布’即禁忌(taboo)——答布也可以说是广义的魔术之一种,但如以魔术为狭义的专指积极的方法,则答布即为与它相对的消极方法。魔术是教人应当怎样做,以达到所要的结果,答布则教人不应当怎样做,以避免所不要的结果。答布所根据的原理,也是象征律与接触律二种,和魔术一样”[1]。从中可知,禁忌与魔术、占卜一样是一种信仰民俗,普遍存在于各民族的观念****俗与文化现象之中,鄂伦春族也不例外。鄂伦春族传统宗教信仰是以自然崇拜与万物有灵为基础的萨满信仰,族人对山林湖泊、高山大川、各种动物及自然现象充满敬畏,族人不会轻易冒犯以免带来灾祸。这种由敬畏引发的祭祀,由祭祀强化的禁忌思想与行为,积淀与内化为民俗文化生活的一部分。鄂伦春人的禁忌很多,包括狩猎禁忌、社会组织禁忌、生活禁忌与妇女禁忌等。几千年来,鄂伦春族狩猎禁忌作为一种社会心理活动,通过禁忌使鄂伦春人对自然产生敬畏之心,进而达到保护自然的目的,并通过狩猎禁忌造就了鄂伦春人的生态价值观,从而协调了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鄂伦春族山神崇拜与禁忌带有鲜明的自然环境印记,透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关照与爱护。鄂伦春人崇拜山神“白那恰”,山神的神像可在狩猎过程中随时制作,人们经过山神之地时,必须下马洒酒、敬烟、磕头、乞求等,禁忌绕道或吵嚷;猎人在山上狩猎或捕鱼时,无论吃饭或喝酒,都要先敬山神“白那恰”;猎人猎取到第一个野兽时一定要祭祀给山神。鄂伦春人认为如果触犯了山神,不仅打不到野兽而且还会倒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鄂伦春人怕打扰山神、惹恼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