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文档名称: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课件.pptx

格式:pptx   大小:4,869KB   页数:3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课件.pptx

上传人:xunlai783 2019/7/9 文件大小:4.75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ppt课件.ppt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二章声现象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邯郸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中学刘水叶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声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也是初中物理知识中最为简单的部分,对于激发学生学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至关重要。从新课标要求来看,本章教材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以及科学探究方法等都有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本课题研究的是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是声现象的基础与核心。新课标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二、学情分析认知基础:学生对声音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了解不够深入。在第一章中已学“速度”,为学“声速”奠定了知识基础。技能基础:学生喜欢动手操作,但缺乏目的性、探究性,他们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都非常薄弱。思维障碍: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抽象思维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等相对薄弱。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知道声速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了解回声现象及回声测距的应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等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科学抽象能力,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兴趣和求知欲。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交流与合作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教学难点: 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三、教法与学法本节属于知识探究性教学,在教师的导控下,创设教学情境,提出探究问题,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并通过分组实验及演示实验来进行论证。通过小组交流进行归纳总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教法:引导、质疑、点拨学法: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音叉小锤拴有细线的乒乓球水槽水学具:钢尺音叉小锤橡皮筋小瓶装有水的瓶子碎纸屑四、教学过程1、情景导入2、探究新知探究一声音的产生探究二声音的传播探究三声速探究四回声及应用3、总结回顾4、巩固提升5、作业布置---自学人耳感知声音的途径及骨传导1、情景导入思考:哪些物体在发声?声音是如何产生与传播的?2、探究新知探究一:声音的产生实验1:用手指轻轻地放在喉部,然后发出声(1)你能感觉到喉部在振动吗?(2)你知道是什么部位在振动吗?(3)当声带振动停止时,还能继续发出声音吗?实验2:用一把尺,想办法使其发出声音(1)观察尺发声时有什么现象?(2)立刻用手捏住尺子,当尺振动停止时,还能继续发出声音?实验3:用小锤轻敲音叉(1)你听到声音了吗?(2)握住音叉,手有什么感觉?(3)音叉被握住后,还能发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