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温病学重点.doc

格式:doc   大小:66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温病学重点.doc

上传人:cjrl214 2019/7/28 文件大小:6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温病学重点.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难经•五十八难》云:“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2S8a,v,X4`,L伤寒,金匮,张仲景2、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中以桂枝为例,因时因地因人加减,为活用经方作出示范。吴鞠通评价元代王履“始能脱却伤寒,辩证温病。”(填、选)金元时期刘河间“六气皆从火化”创新论、立新法、制新方。“伤寒宗仲景,热病崇河间”.b1{8[/o6A5c-S仲景论坛4、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孟英张仲景学术研究:\*仲景学第二单元温病的概念:Q1K:***@7Q1a:d/J  @+k伤寒,金匮,张仲景一(选)温病――是由感受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S;L0v:@(f:[6B4]仲景论坛二、温病特点(选):8Z9v4b4Z%k$X/s/、致病因素的特异性(温邪)2、多具传染性、流行性性、季节性、地域性3、病理演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阶段性)~4、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①身热不扬,多见矛盾症状②脾胃运化功能障碍③水液代谢失常④病程长,缠绵难愈※《温热论》,故有“四时温病”之称。三、命名(选)1、以发病季节为依据:春温、冬温2、以时令主气为依据:风温、暑温、湿温3、以发病季节结合主气:秋燥4、以临床特点:大头瘟、烂喉痧、霍乱、疟疾5、以疾病流行情况:温疫四、分类:(选)1、按病证(或病因)性质分类:  w  Y'g3K(d8[伤寒,金匮,张仲景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暑热疫、温疟。湿热类温病:暑湿、伏暑、湿温、湿热疫、霍乱治疗重在化湿透热。3D&*D.`*_2、根据发病特点分:新感温病:初起病发于表以肺卫表热见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类温病,如风温、湿温、秋燥和冬温。伏邪温病:初起即发病于里以里热见症为主要表现的一类温病,如春温、伏暑。9q.?9v;C"k$、(判)广义伤寒: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包括风寒性质的和湿热性质的外感热病。第三单元温病的病因与发病"M6A!A(A/@(、病因:感受外来的温邪伤寒,金匮,张仲景!|+u,I1i;F;h1、共性:温热性质显著、从外侵袭人体,由口鼻或皮毛而入治病迅速;性质属热;致病与时令季节相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影响及转化,不同温邪入侵部位有别景论坛7g-f;M&a#z*v8{'I2、(致病特点)各性伤()()风热病邪:多发生于冬春季节,先犯上焦肺卫;易伤肺胃阴津;病情变化迅速'B)F+F)j  D+H!m伤寒,金匮,张仲景暑热病邪:发病可径犯阳明;易于耗气伤津;易致闭窍动风;夹湿邪为患%  Z1@弘扬仲景,光大国医湿热病邪:病位以脾胃为主;易困遏清阳,阻滞气机;起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易于复发;后期既伤阴又伤阳(是非)。燥热病邪:病位以肺为主,初起以肺卫见症为主;易致津液干燥,在病之初起时即可有较明显的津液干燥的表现"{9l!C"'M'C6U温热病邪:病初即导致里热证;病情较重而易闭窍、动风、动血;易耗伤阴液,后期多肝肾阴伤。张t温毒病邪:具火热之性,致病具有局部红肿热痛的特点;攻窜流走,外窜经络、肌腠,上冲头面,下注宗筋、阴器;蕴结壅滞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