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关于开展2011年全区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开展2011年全区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doc

上传人:iluyuw9 2019/7/29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开展2011年全区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开展2011年全区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各乡镇中心校、高中(职高、特教)、区直中小学、幼儿园: 为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教学反思能力与理论实践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不断实现专业成长与发展。根据市教育局教研[2011]30号文件精神和区教研室本学期工作计划安排,决定在全区开展2011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评对象全区中小学(含中心校、职高、特教)、幼儿园校干和教师。二、参评内容 1、学科教学类论文:包括中小学、幼儿园各个学科。 2、教育管理类论文:包括学校、班级管理等。三、参评要求 1、论文选题:参评的学科类教学论文的撰写应依据市教研室所制订的各学科选题范围(详见附件1,不在此范围的论文不予评选);教育管理类的论文可结合本校、本人工作实际,自选角度撰写。 2、论文内容:属于理论探索研究性方面的,要具有较强的科学佐证,并有可实践性;属于教学与教改总结研究性方面的,既要切合教学实际,即应有经实验或实践验证的结论,同时又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属于教改实践报告、调查报告的,则要有实际数据为依据;属于案例分析的,须源于课堂,且具有借鉴意义。3、打印格式:一律用A4纸打印,另加“论文评审表”(见附件2)。(1)论文:用4号宋体字,书写顺序为:标题(用2号宋体字)、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及参考文献等。每篇参评论文的字数为2000—3000字,或参照附件1中的相关要求。 (2)论文评审表:可按样表用A4纸打印或复印,并按表格内容和要求认真填写后,装订于论文上面。4、其他要求:(1)参评论文应为2011年5月底前未公开发表的和未参评获奖的,且应独立撰写。每位参评教师只能报送一篇论文。报送时,每篇论文(含“论文评审表”)上报一份(特别提醒:请自留底稿或电子稿备用)。(2)参评论文严禁下载或抄袭,否则,一经发现将取消评选资格,并将抄袭者论文列为“不合格”在全区通报。(3)凡与本通知要求不符而影响论文参评的责任自负。四、论文报送与要求:以乡镇、学校为单位集中报送,不接收个人报送。各乡镇、学校原则上要依照所分配的论文篇数(见附件3)报送,同时报送所有参评论文和“论文报送登记表”的电子稿。要求:参评论文为Word格式,命名格式为:所在单位+姓名(注意:除此以外,在报送的纸质论文中不得出现作者的有关信息:如作者姓名、工作单位等,但个人报送到学校时,可在论文后另加论文题目、本人姓名、单位、联系电话等信息的附页);“论文报送登记表”为excel电子表格(该表请在教研群共享中下载),电子表格的命名格式为:中考报名用学校代码+。所有纸质材料和电子文档请于2011年6月30日前统一集中上报区教研室(电子文档发送至教研室刘自强老师的邮箱:******@vip.),逾期不收。五、评选办法1、初评:各乡镇以中心校为单位、区直学校以校为单位,要组织有关人员对本单位报评的论文进行认真初评,并在“评审表”相应栏内填写学校代码、序号(即按各学科初评结果的排列顺序号)、评审意见等,后加盖中心校(学校)有效印章。2、复评:区教育局教研室将组织有关人员成立评委会和各学科评审组,对各单位送报的论文进行复评,依据公平、公正原则评出一、二、三等奖,并对获奖者予以通报表彰,颁发论文获奖证书,对其中特别优秀的论文将推荐参加市级论文评选。附件:1、各学科教学论文选题范围   2、2011年宿州市埇桥区教育教学论文评审表 3、各单位上报论文篇数的分配宿州市埇桥区教育局二○一一年五月四日附件1:2011年各学科教育教学论文选题范围中学语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文章的写作与修改”教学中的得与失,研究探讨一下提高“文章的写作与修改”教学效率的有效做法,题目自拟。中学数学:1、教学策略、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组织形式的实践与研究;2、基于学生经验的学****活动的设计研究;3、典型教学案例的分析与反思。中学英语:1、英语课堂教学实践和教学方法探讨;2、英语学****策略研究;3、英语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物理:1、对中学物理某一概念或规律的教学研究(电、磁部分);2、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在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等方面的实践探讨。化学:1、高中必修教材(鲁科版)中“活动·探究”的教学策略和案例分析;   2、高中化学选修课(《化学与生活》、《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鲁科版))教学的探索和思考;3、初中教材中“活动与探究”内容的教学策略研究;4、对近两年中考试题的分析及研究。生物:1、高中新课程选修课教学及研究;2、生物学科核心概念教学的方法及策略;3、初中生物探究活动开展的教学案例及分析。政治:1、一堂政治课的反思要求:选取一节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汇报课或常态课撰写一篇典型课例。以一节课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