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农家乐等休闲旅游业布局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26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农家乐等休闲旅游业布局规划.doc

上传人:yzhluyin9 2019/7/29 文件大小:2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农家乐等休闲旅游业布局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镇农家乐等休闲旅游业布局规划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和现代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农家乐这一新兴的朝阳产业正在蓬勃兴起,“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屋、干农家活、娱农家乐、购农家品”,已成为当今旅游一大时尚。农家乐既是农民向城市现代人提供的一种回归自然、反璞归真、放松身心、愉悦精神的休闲旅游方式,又是农民调整产业结构、转移剩余劳动力、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为此,镇党委、政府决定大力发展农家乐,结合**镇实际,特制定农家乐旅游发展规划。一、**镇发展农家乐的有利条件**镇属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历来是全县优质粮油主产区和特种水产生态养殖基地。自东幸大桥畅通以来,我镇已与其余沿湖乡镇连为一体,资源便于整合,优势能够互补,区域经济发展合力正在逐步汇聚。发展滨湖休闲旅游特色经济,可以进一步整合和发挥沿湖乡镇的农业资源、生态资源等优势,推动沿湖区域经济共同发展。1、地理位置优越**镇座落于郎溪县西部,滨临南漪湖,面积32平方公里,。**镇毗邻南京,交通便利,距南京禄口机场75公里,距苏锡常地区100多公里,距上海280公里。地理环境优越,交通十分便利。2、文化底蕴厚重:**镇乃千年古镇,相传是南宋时期有夏姓者从浙江迁徙繁衍而成,居东者名“**”后遂演化为镇。文化底蕴深厚,塞龙舟、小马灯、龙灯、丰富传统民俗文化。遗存着灿烂的文化瑰宝,留下了丰富深厚的人文文化、风水独具的地理文化、风情浓郁的民俗文化、风味独特的饮食文化、风格奇异的徽派建筑文化等遗产,令人心驰神往。3、自然资源丰富:水资源丰富是**镇的最大特点,郎川河、钟桥河两条县内主要河流穿境而过,终年奔流。镇内大小水面近7万亩。丰富的水资源培育了丰富的水产品,全镇年产毛蟹、青虾、银鱼、鳜鱼以及各类淡水鱼类万余吨,畅销苏沪地区。2005年,**镇被宣城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河蟹之乡”。4、面临发展机遇:近年来,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势头迅猛,“两区三园”发展格局业已形成,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与此同时,三产服务业发展略显滞后,综合接待能力不强,休闲产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在这种背景下,发展滨湖休闲旅游特色经济既符合**这样的圩区乡镇在县域经济中的角色定位,又顺应了当前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发展需要,对以工业经济为重点的县域经济进行一定的补充,发展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这是**镇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二、**镇农家乐旅游发展规划农家乐是以田园风光和农家情趣为特色的一种新兴的旅游、休闲和度假方式。因此,我镇将围绕水资源及生态风光、乡土民俗文化、乡镇人文资源、乡风民居和农事活动做文章,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使农家乐与现代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相结合,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独具特色的旅游项目。(一)、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特色是生命,文化是灵魂。发展农家乐,必须结合**实际,高标准、高起点规划,以突出四大特色为主:一是突出水乡园林特色。再现小桥、流水、人家,绿影、黛瓦,瑶池、碧荷、莲花的美景。二是突出生态田园特色。坚持景观生态学原则,强调绿色环保,顺其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协同创造,构建生态田园风光,达到返璞归真、天人合一的生态旅游景观。三是突出水乡风情特色。巧妙地将**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鱼业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等融汇贯通,大力发展具有可参与性的农事体验活动,让游客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充分享受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