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话题THEME  变革当中的城市公共空间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原点
——公众参与型设计手法的探索
丁圆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公众对公共生活的环境品质和公共艺第三,公共性的实施必将主要依靠公众
术表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化促进了公园绿地、广场等城市公共设施自发形成的非赢利性组织机构来执行,或者
建设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大量形式各异的城市雕塑、构筑物、装饰物等公依靠个体之间的交流合作来实现。现行的行
共艺术形式,丰富了城市景观、提高了公共开放空间的文化艺术氛围,但政主导管理方式,在现阶段虽然可以起到优
也出现了设计师、艺术家的创意与公众的需求和理解之间的矛盾。一方化公共资源和协调公共体系间关系的作用,
面,艺术家认为公众对公共开放空间和公共艺术表现形式的认知水平低但不应过分依赖行政决策手段,成为协调公
下,自己的创作活动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公众却认为那是设共利益的主体媒介。
计师和艺术家的自我表现,自己的需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如何解决这一因此,公众、设计师、公共开放空间之间
矛盾是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规划设计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的关系如图所示,公共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规划设计的目标必须准确地反映公众的需求,并通过与公众广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涵义泛而且紧密地交流合作来实现公共利益。这是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不同的学者都从各自的专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需要反复多次的交流和
业学术角度提出了各异的阐述。美国著名的城市规划师凯文· 林奇认为沟通,协调各方的利益。但是,在这个过程中,
公共开放空间就是任何人都能在其中自由活动的空间,它和土地所有权、设计师应该起到专业引导的作用,分析和归纳
大小、使用方式和景观都无关。林奇在此强调的就是开放空间的开放性、总结各方的要求,并通过专业规划和设计手段
公共性和社会性。他认为只要是任何人可以在其间自由活动的空间就是创造富有创新意义的城市开放空间。
开放空间。开放空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城市外缘的自然土地,另公众需求与设计师创意间的差异
一类则属于城市内的户外区域,这些空间由大部分城市居民选择来从事以日本名古屋市中心的文化艺术广场
个人或团体的活动。“世纪城市绿洲”为例(图~图), 通过
因此,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上去理解:广义上是指一天之内所有利用者的属性、滞留时间、行为
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开敞性共享空间,是指非建筑实体所占用的公共外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等进行追踪调查和利用
部空间以及室内化的公共外部空间;狭义上是指城市街道、公共广场与意识的抽样问卷调查,考查公众的利用状况
绿地。公共开放空间具有多种特质:开放性、社会性、识别性、通达性、与公共空间环境之间关联性。
安全性、多样性、文化性、复杂性等。从公众的社会利益角度出发,确基地位于名古屋市中心,周边有爱知县
立城市共开放体系对于提高城镇整体社会形象,改善城镇公共环境品质立文化会馆和高密度的写字楼、银行以及商
具有重要的意义。
公共性的原则
为了确立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规划设计的目标,首先必须明确什么是
公共性。
第一,公共性的目标是追求公共善( )或者是最高善
( ), 并通过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