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Ⅲ型距骨颈骨折2例治疗体会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Ⅲ型距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我科2006年5月和2008年2月共诊治2例距骨颈骨折患者,按Hawkins分类为Ⅲ型距骨颈骨折,其中一例合并同侧内踝骨折,2病例均有较严重的软组织损伤,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8月,骨折均良好愈合,取出内固定后,踝关节功能评价,无疼痛和僵硬,其中合并内踝骨折病例踝活动轻度受限,为良,另一例为优。结论Ⅲ型距骨颈骨折虽然缺血坏死率极高,但只要治疗得当,仍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关键在于:把握好手术时机,良好的复位固定,损伤软组织的恢复,恰当的功能锻炼。
【关键词】距骨颈骨折血运受损解剖复位愈后锻炼
距骨骨折临床较少见,但并发症较多,占足部骨折的3%-6%[1],特别是严重、复杂距骨的距骨颈骨折,坏死率极高,治愈率低,疗效差,在临床治疗上往往比较困难。现将我科诊治的2例严重距骨颈骨折病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例,男性,36岁和38岁,当地民工。重物压砸致伤,闭合性骨折。X线片显示:距骨颈横斜形骨折,有碎片骨,明显分离移位,距骨体向内后从踝穴脱出,距下关节脱位,2008年2月病例合并同侧内踝骨折。伴较严重的软组织损伤:明显红肿,青紫、瘀血,局部皮肤小破溃,散在张力性水疱,足背动脉搏动未扪及,末梢血环不佳。
,踝关节骨折按Lange-Hansen分类,诊断为:距骨颈骨折(Ⅲ型)合并内踝骨折(旋前外展型Ⅰ°)和单纯距骨颈骨折(Ⅲ型)。
2治疗方法
:切口:以内踝为中心,取前内侧切口,前至距舟关节面,后达踝后,长约8-10cm。注意保护大隐静脉,切开部分支持带,显露内踝、距骨头、踝穴,踝后距骨体,避免切开胫后肌腱,尽量保存头、颈部的软组织,特别是三角韧带的内侧和深层纤维。清理骨折端间及关节腔,将骨折的内踝向下翻转,充分显露距骨体,复位距骨,撬起轻度压缩关节面,使之平整,将无法复位固定的碎骨以植骨形式填充于缺损区,克氏针临时固定,自距骨头非关节面近端内侧通过颈部及体部向外侧钻孔,(或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术中拍片(有C形臂X线机透视更方便)证实复位、固定满意。然后复位内踝,2枚拉力螺钉固定,活动踝关节自如,无阻挡,冲洗,放置负压引流,无张力缝合关闭切口,结束手术。包扎后外用短腿石膏托中立位固定。单纯距骨颈骨折病例的处理:将内踝自基底部凿断,而后使骨折复位,再将内踝复位,用1枚螺钉固定,其它同前例。
:引流放置5天-7天至切口无渗出。一周后肿胀逐渐消退,带石膏托扶拐下床不负重活动,踝部给予理疗。10周摄X线片显示,内踝、距骨骨折愈合明显,距骨体无坏死迹象,拆除石膏,加强踝关节活动,开始应力刺激锻炼。12周,在足弓垫保护下扶拐逐渐负重行走锻炼3月。术后5月摄X线片,显示骨折已愈合,完全负重行走至康复。1年后取出内固定,无特殊。
3结果
功能及疗效本组病例患者均获随访18月,无感染、软组织缺损、断钉及血管神经损伤。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良好,踝关节无骨性连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