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青山处处埋忠骨
朝鲜战役
抗美援朝战争: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27日,美国政府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派兵入侵朝鲜,并不顾我国政府的多次声明和警告,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对此,中共中央作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东北边防军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由彭德怀任司令员,于10月19日跨过鸭绿江,开赴前线,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者。此后,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全国开展了抗美援朝的宣传教育活动,全国人民以实际行动热情地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运动中。
时代背景
毛岸英,毛泽东的长子。1922年10月出生在湖南省长沙市。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他也被关进牢房。1936年,他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1946年回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新婚不久的毛岸英主动请求入朝参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俄语翻译和秘书。1950年11月25日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
了解烈士
拟勋
殉赴
嘛黯
踌躇
(xùn)
(nǐ)
(拟定)
(xūn)
(功勋)
(殉职)
生字学习
(chóu)
(ma)
(是嘛)
(chú)
(踌躇)
(àn)
(fù)
(奔赴)
(黯然)
殉职:
踌躇:
勋鉴:
因公务而牺牲。
犹豫不决的样子。
亦称书奉语或提称语,缀于信首收信人的称呼之后。鉴,审查,看;勋,功德,功劳。勋鉴的大意是有功德之人看。多用于政界,文界。
词语理解
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情,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把自己深受感动的部分画下来多读几遍,可以把自己的感受批注在文中。
课文理解
课文大意
主要讲了毛泽东的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的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毛泽东知道这个消息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岸英一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表现了毛泽东常人的情感,超人的胸怀。
感情体会
a、毛主席在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是什么心情?从哪里看出的?
(1)“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2)“‘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体会要点:
岸英从小就颠沛流离,在父亲身边并没有多少时间。慈父毛泽东此时已是近60岁的老人了,老来痛失爱子,使他悲痛欲绝。